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海棠花园校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家校交流慧通师生

为实现“家校同心,师生同行”,让沟通发挥最好效果。3月24日下午,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海棠花园校区开展“家校沟通的艺术”教师心理培训活动,邀请心港心理服务专职心理咨询师黄金华老师来校讲课。

当天下午,全校教师齐聚多媒体教室,参加培训活动。这是长三海棠就“家校沟通的艺术”组织的第二场培训活动,黄金华老师首先回顾上篇,带着老师们复习了家长类型,接着从“家校沟通的基础”、“家校沟通的目的”、“家校沟通的艺术”三个方面分享经验。  

摆正心态,开启心与心的沟通

“平等、尊重、热情、真诚、公平、公正”,黄金华老师指出沟通的基础建立于此。老师们从这短短六个词中,细细感受体味。家长是教师的合作对象,双方应该是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对待学生如此,对待家长更应如此,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应建立在与家长合作,帮助学生的基础上,因此摆正心态,才能开启心与心的交流之旅。

明确目的,不忘初心促沟通

有了良好的沟通心态,黄金华老师带着大家继续思考“家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再次明确家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有效沟通才会避免误会,直达目标。

学习技巧,让沟通最高效

明确目的,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建立平和的沟通心态,紧接着,黄金华老师分享家校沟通的“八大艺术”。

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时,多用“我信息表达”技术。当家长有强烈情绪时,多用“共情”技术。沟通中,要善于使用“非语言”。与喜欢“抬杠”的家长沟通时,多用“先跟后带”技术。与“专制型”家长沟通时,多用“商量讨论技术”。对于忽略孩子,且自身被动、退缩的家长,多用”鼓励谈话“和”倾听“技术。对于“放任型”家长,要肯定遵守规则的益处,少用违反规定的处罚。对于“溺爱型”家长,要讲述“爱的适度”对孩子最好,鼓励家长多爱自己。

专家讲得精彩,老师们听得认真,老师们不时点头记笔记,很多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回想自己与家长沟通时的情景,表示这些方法非常实用。

最后,彭发玉校长再次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他表示,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孩子们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只有家校真正有效地沟通合作,孩子才会得到真正的帮助。而老师的沟通艺术正是促成家校合作的有效法宝,“商量讨论”着来,“倾听鼓励”着来,巧用沟通艺术才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目的。

为了孩子,海棠教师共研沟通的艺术,为了孩子,海棠教师不断寻求高效的方法,让我们不断笃定教育本心,以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家校携手,共同营造有品质的教育环境!                                                             

(宛群  郭辉  喻巧月  彭发玉)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