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名师教研花正艳”。4月21日下午,合经区王桂林名师工作室与曹刚名师工作室在合肥市黄山路小学西区多功能厅联合举行教研活动。合肥市教科院刘学山主任、蜀山区教研员苏家云老师、安徽省特级教师王桂林、合经区小学语文王桂林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曹刚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的潘蓉蓉老师参加这次活动,并执教了《我不能失信》一课。
此次活动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课堂展示。合肥市黄山路小学的沈泽青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一课。沈老师紧扣单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关注学生的质疑。课堂上,学生时而默读课文,时而在沈老师的引领下深情朗诵,充满了韵味。
第二节课是由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的潘蓉蓉老师执教,执教课文是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潘老师课前做足了充分准备,课堂上补充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和诚信相关的名言警句,让孩子们感受到宋庆龄的伟大与她从小就具有“守信”的美好品质是分不开的。孩子们更是从这些凝练的名言警句中,感受诚信的魅力,体会到“守信”的重要性。
活动第二项是教师点评。合经区王桂林名师工作室成员花友志老师和黄山路小学的教研组长贾老师,对这两节课都进行了点评。花老师说,这两节课都非常的真实、自然、灵动,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气氛非常的活跃。教师教的轻松,孩子学的愉悦。点评中,贾老师指出,两位老师都注重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如何指导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上下足了功夫,多角度、多种手段的把握文本。
活动第三项专家点评。合肥市教科院刘学山主任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刘学山指出,两位老师上的是同一个单元的课文,一篇是精读课文,一篇是略读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主题。课型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两节都同时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两位老师都用多种方法让孩子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像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其实两节课不仅仅使用了这些常规的方式,只是有一些方法没有被总结出来而已。沈老师出示了“老掉牙”的“推剪”图片,潘老师出示了宋庆龄的资料以及鸽子的图片,这些都属于引入资料。两位老师还都共同的使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方式。
最后,刘学山主任还提出,单元主题之下,对常规课堂的要求。首先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也是思维与心灵的沟通。二是学与导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提出合理引导,指出一条路,设置一个综合性的引导,不能碎问碎答,并肯定了今天的两节课都做到了这点。第二是中肯的评价,教师能积极的评价学生,刘主任肯定了潘老师关注了课堂的生成,并给了学生积极的评价给孩子带来了心灵的愉悦。第三,要为孩子的学习搭建支架,降低学习难度,并给老师带来了一个思考。当我们在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组织的教学活动,能不能真实的发生,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随后,蜀山区教研员苏家云老师评价这两节课:教学过程清晰,教学活动灵动,教学效果扎实有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次区域之间的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合肥市建平实验学校南艳分校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通过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让教师们在比较、反思和研讨过程中,感受到课堂的真正魅力。
(潘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