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奉献边疆,绽放青春风采 ——记安徽援疆教师杨亚萍

“女儿,妈妈对不起你,今天大炜从电瓶车上跌下来了!头上............”电话那边母亲话音未落,已是泪如雨下。

“妈妈,新疆冷不冷啊!没事,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的,我不哭,我会做一名坚强的好孩子。”视频这边的她,看着儿子额头上淤青的大包,她简单安慰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后,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踏上了出发的班车。她放心不下的是,班级里还有几十多双纯洁求知的眼睛在等着她,她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而耽误了一群孩子的学习。

她叫杨亚萍,中共党员,原安徽省天长市关塘小学信息中心主任,2014至2021年先后荣获天长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滁州市美术二等奖;天长市美术优质课一等奖,滁州市一等奖;多次论文在市级获奖及CN刊物上发表;皮山县固玛镇小学“优秀援疆教师”、感动天长“十大新闻人物”、“天长市三八红旗手”、“天长好人”等荣誉称号。

2020年9月26日,她主动请缨,远离家乡和年幼的儿子,怀着多年援疆支教的梦想,远赴祖国的西部边陲,先后任教皮山县固玛镇小学、新疆皮山安徽实验学校。

不忘教育初心,带伤坚持工作。初到新疆的杨亚萍努力克服强烈的日照,干燥的气候以及水土不服带来的种种不适,很快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她积极参加由援疆老师组建的教研组活动,先后在开展的公开示范课、师徒结对、专题讲座中获得了固玛镇小学党支部书记李春红、张艳丽校长、李雪主任的高度评价。她所带的学科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孩子们国语基础薄弱,每节数学课结束后,她都要放弃休息的时间,志愿承担起国语老师的责任,纠正每位同学的发音,包括口部操的训练、归音吐字等实操练习,不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教好孩子们国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不仅将来找工作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民族团结多做贡献!”总书记深情的嘱托,杨亚萍时刻铭记在心。

11月份脚踝受伤后,每次讲课的时候,她就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垫着,靠在讲台上,因为整个身体就靠一条腿撑着,实在撑不住时,才会坐在凳子上休息一下。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春红找到她说,脚受伤了就请假,别再坚持上课了,可她深知,她不能落下孩子们的一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期中测试成绩出来后,班里那名考了100分的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说,老师,看,这个是我妈妈送给您的大苹果,妈妈说,您从安徽来教书,一定很想家。

那一刻,杨亚萍忍不住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孩子一句温暖的话语是对她支教工作以来最大的鼓励。

点燃学习兴趣,培养思考能力。2021年,任教皮山安徽实验学校后,面对班里孩子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学校,成绩参差不齐时,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掌握自己的学习思路,如何有效的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绩,杨亚萍无时无刻不在冥思苦想,这也成了摆在案头时刻提醒她最重要的“记事本”。

“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我们只有培养会思考的孩子,他们才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思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杨亚萍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小朋友,这个题目的答案不对哦,你再想一想,来,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个题目的要求,把你的想法跟老师说一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杨亚萍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题目的答案,她会亲切的鼓励孩子们自己再想一想,然后一步步进行引导,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想出答案来,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当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时候,你做再多都是无用的。只有点燃孩子的兴趣这个常用“法宝”,才能推动孩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更加的爱上学习。”这是杨亚萍多年从教以来总结的教学心得。

针对班级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她专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奖励方法。她自费从网上买来精美的学习币贴画和文具,每天表现好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枚学习币,每周总计一次,得到6个学习币的孩子可以获得学习用品,对于作业认真的孩子,她除了给五角星外,还另外盖上小印章“真棒”等以此鼓励他们。

那天,班里第一个得到奖品的孩子到校后,“偷偷的”“溜进”办公室把揣了几天没舍得吃的糖果和饼干放到杨亚萍的教案旁边,留下了一张小纸条。“老师,送你的tg和bg,我放书b里好几天了。”那稚嫩的笔迹令在场的每一个老师感动,杨亚萍的眼睛模糊了,她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花。

杨亚萍的点滴言行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着他们。渐渐地孩子们爱上了思考,爱上了学习,更爱上了这个不远万里来皮山支教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就连班里最调皮的小男孩也成了她的“好朋友”,并且成了办公室里的“常客”。

积极主动作为,撰写宣传稿件。作为一名“编外”通讯员,杨亚萍深知,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才能采写出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的好作品。好“新闻”如同深埋在沙砾中的金子,需要智慧的眼光“发现”后,才能“表现”出来。

为此,无论是在固玛镇小学,还是皮山安徽实验学校,她都潜心撰写宣传稿件,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她采写和辅导的《安徽援疆教师与受援学校老师“结对”》《鞋匠妈妈》《夫妻接力援疆路 皮山续写支教情》《情定皮山 扎根边疆的烈烈红柳》《我的老师》等一批优秀宣传作品在主流媒体安徽日报新闻网、市场星报、新安晚报和安徽援疆微信公众号刊发。

回首来路多感慨,最是奋斗动人心。“只有时刻不忘来疆初心,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援疆教师的无私大爱和责任担当,才能谱写一曲无愧于新时代的援疆赞歌。” 作为“文化润疆”的践行者,杨亚萍正和她的战友们在支教的道路上永葆教育初心,发扬“三牛”精神,风雨无阻,勇毅前行。

(邵泽涛)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