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安全弦,奏响生命歌。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安全意识,全力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2021年5月20日,宿州路幼儿园森林城分园全体教师进行了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
赛前,老师们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了解地震来了该如何自救和应对。本次竞赛采取了试卷答题的形式,涵盖了地震来时人员救助办法、地震监测预报及灾害防御的措施等,全面考察教师的防震减灾综合知识能力。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积极竞答,收获了满满防震减灾的知识干货。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本次知识竞答活动,不仅是对教师防震减灾知识的检测,更有效提高了教师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宿幼森林城分园在今后的安全工作中,必将理论联合行动,增强全园师幼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能力。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震级大小划分震级大小划分——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二、地震分类地震分类——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如何避震?
(1)震时是跑还是躲?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如下图:
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
(1)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尽量保护头部,如有可能,可以冲出房屋外到空旷的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快速转移到户外安全处。
(2)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①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②震时要注意: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墙边或床边。
③高楼的避震和撤离: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手。
(3)在学校怎样避震?
①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安全的地方。
②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撰稿:张艳慧
摄影:张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