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肥西县山南镇暑期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永远跟党走 “重走”脱贫攻坚路

近日,团队前往合肥市山南镇,参观镇政府,张主任出门接待团队成员,随后前往长庄村参加了李书记特地召开的关于长庄村脱贫的艰难历程的会议,会议详细介绍了长庄村一步步脱贫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

近年来山南镇依托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紧紧抓住红色、生态两条主线着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三庄联动”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即改革首发地小井庄、太空莲基地长庄和杭白菊产业基地兴庄,以三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融合互补和文化生活相近互融为目标,实现区域一二三产融合、三庄联动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同时,书记肯定了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在招生过程中提出的“农安天下安,学农安天下”,并表示,在当前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将继续做好三农重点工作,严格听从本省提出的“两强一增”战略“。团队指导老师施腾飞也阐述了自己关于脱贫的看法。

调研美好乡村 学习特色农业

6月26日,由长庄村书记安排团队成员参观长庄村的特色产业“太空莲“的建设及现有园艺规划,以荷花为主题举办相关文化节,同时带动莲子、养殖业共同发展,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减少乡村再次返贫的可能性。合作社工作人员像团队成员介绍植物园的规模,以及太空莲养殖基地。

长庄村因地制宜发展太空莲产业,开启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依托太空莲不仅发展旅游业助力脱贫攻坚,同时群众和脱贫户还能通过移植种苗、采摘莲蓬、在莲子加工作坊、公益性岗位务工等多渠道稳定增收。围绕太空莲规模化种植,长庄村建设了莲子加工车间,注册了品牌,将太空莲加工成莲子、莲子芯、荷叶茶等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2020年1-8月份实现莲子、荷花种苗销售近130万元。现如今,长庄村的太空莲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亩,一条集太空莲观赏、深加工及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太空莲产业链已经形成。每逢夏季,到长庄村赏莲花、摘莲蓬也成了众多周边市民首选的“网红打卡地”。

6月27日,西岗村向实践团表示了热切的欢迎,为实践团观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的期望,安排其成员共同前往西岗村蜂农殷志平老先生家中。老先生世代养蜂,外祖父是的“安徽养蜂第一人”解景戎老先生,在殷老先生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蜂场,体验采取蜂王浆,团队成员表示“需要采取的蜂王呈现米白色,肉眼很难看到”,但是蜂农却在阴暗处打灯采取得十分娴熟。同时殷先生也表明目前安徽省蜜源已经不足,将转地养蜂至山东省。

6月28日,在当地村民的推荐下,实践团前往坐落于山南镇的合肥田然农业科技园参观学习,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参观果园,葡萄,梨,桃园等。在工作人员的看护下,实践团深入葡萄园深处,采摘葡萄,观察场地,了解日蚀现象。

据悉,山南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结构,适应乡村振兴发展新形势,积极培育种养大户,盘活闲置土地,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流转面积达7万余亩,大力发展稻虾连作、蚕桑、精品水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启动产业园建设,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镇已注册的合作社93家,家庭农场175家,大大带动山南镇的农业经济发展。

田然特色葡萄科技产业园区始终把“建成集葡萄种植、观光、休闲、采摘、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发展目标。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统一向农户提供标准资料,统一向农户指导病害防治防护措施,确保在分散经营前提下的标准化生产,同时组织集中定点培训及种植现场观摩学习系列措施确保葡萄的品质。在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中,辐射作用不断扩大,种植农户不断增加,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标准化种植技术得以推广实施,形成互帮互带、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目前,田然特色园区已经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经济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及副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到人民中去,只有广大人民的幸福才是最根本的幸福。植物保护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基层,真正走到人民中去,倾听最广大农民的心声,了解最基础的农业工作,跟随党的脚步,为实现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