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中一班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入学准备要点》,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了“幼小衔接 快乐启航(一)——好习惯 助成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中一班的小朋友都进行了哪些幼小衔接的习惯培养了吧!
我会坐坐好
幼儿园阶段不宜要求幼儿提前学写字,但当幼儿有自发书写行为时,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通过带幼儿观看了正确坐姿、正确书写姿势的小视频,并通过绘本《挺起胸来,直起背》帮助孩子了解正确坐姿的重要性。瞧,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一个个挺起小身板,认真的握笔的样子真是可爱呢!
小手真能干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应当让他自己做”。为了尊重和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我们和幼儿一起制定班级劳动计划,鼓励幼儿自主确定任务分工并有计划地完成。如:收整自己玩过的玩具或者器械、做小小值日生等等。不要小看这些小任务,它能让中班孩子从小培养责任感,长大以后才能适应社会,尽自己的责任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成为优秀的人才。
我们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活动需要提供和更换图画书,并给予幼儿充足的阅读时间。鼓励幼儿自主阅读,保护他们对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为此,中一班还开展“我们爱阅读”活动,通过在班级积极开展集体共读、自主阅读的活动,小朋友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与同伴一起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看得真仔细
我们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作为老师,会经常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平时散步的时候,看看菜地的黄瓜长大了没有,为什么蝴蝶围着花朵飞……帮助幼儿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广泛的兴趣。
听得真认真
学习准备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教师会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组织幼儿围绕生活和游戏中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以及探究的过程、方法。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在家里,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比如大人说话时,不随便打断,有问题可以等大人话说完再提出来;在听故事时,不能做其他事情;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要倾听同伴说的话等等。当然,父母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的话,给孩子做榜样。
此次幼小衔接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责任意识、任务意识等,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孩子们一定会顺利的过渡到小学生活,从而快乐的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