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天长市第三中学: 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 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

“花瓣是如何在运动过程中形成‘花朵的’? 为什么冰冷的钢丝网摸起来会有天鹅绒般的感觉呢?声音是如何传递到你的耳中?……”这是天长市第三中学学生们在学校运动场上正围观在各科普模型展品前,他们一边阅读说明,一边讨论交流,一边操作体验,零距离感受科学实验带来的无穷魅力。近日,该校开展了“滁州市科协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校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参加了活动。

现场活动分为运动场科普体验区、班级乐高编程无人机教学区和崇德楼一楼科普讲座区三个场地同时进行。在运动场设置了13个展台科学体验现场。学生分班级有序来到各科普模型展品前一一进行体验,“合作运球”“手蓄电池”“转动生花”“光栅动画”“骨传导”等许多奇妙的科学现象都隐藏着科普常识,学生们在边玩边学中产生了对科普常识的浓厚兴趣,兴奋与好奇写在每一张脸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学生们在“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中尽享一场“科普大餐”。

在科普心理健康讲座上,九三学社社员汪玲珠向学生讲解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教会了他们如何调整心理问题及提升积极心态的方法,讲座中穿插了手势舞和心理问题案例,一个小时的讲座生动有趣,学生们认真聆听,并积极参加到互动活动中。

“ 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主要也是由头骨传递的,听别入说话时,声音通过空气振动,带动鼓膜振动,听到声音,展品中是通过手臂的骨路和头骨将声音传递到耳蜗中。”针对学生年龄小,班主任王枚栋和胡强在一旁耐心向学生解释。校长薛明升说:“这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在体验中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在‘合作运球’游戏环节中,需要三名参与者通过沟通与合作才能将球移动并送到指定的范围内,这对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大有好处。”

天长市第三中学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并结合创新教室,让师生在“请进来、走出去”活动中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王怀文 )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