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桐城市高考辅导学校利用“三会一操”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桐城市高考辅导学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培养、引领师德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师生的心坎里,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上。学校紧扣时代脉搏,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利用“三会一操”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达到实践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

班会:小讲台推进德育大发展

主题班会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引导、激励、凝聚、自我教育的作用,该校一直坚持常态开展主题班会课,着力开展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每周每班至少一节主题班会,涵盖家国情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和安全教育等,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老师们精心准备各类主题班会课,从不同角度诠释课题,深挖教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新颖,课件设计精美,体现出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法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会课上,老师们或激情澎湃,用励志精神点燃学生与法同行的豪情;或柔和细腻,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带给同学们精神的升华、思想的洗礼;或形式新颖,用三句半、话剧、诗歌等学生喜爱的形式给孩子们以启迪、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发言,用质朴的语言再现自己在辅导学校的新成长,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蜕变。诚挚的感情、奋斗的青春,展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成效。

老师们结合自身在社区或学校抗疫经历,及时将抗疫事迹和精神转化为鲜活教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当好宣讲员、示范者、贴心人,以实际行动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学校还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旨在强调校内校外联动,让“大思政课”全员参与。学校创新推出“步履不停  未来精彩”往届毕业生在线微课堂系列,对复读学生学业压力、人际关系、人生选择等诸多问题耐心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和迷茫,坚定了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

晨会:短载体助力“四史”广学习

晨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参与度高,也更能从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建立良好品格。该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充分发挥晨会在宣讲学习“四史”中的重要作用,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利用晨会时间,运用短载体,推动“四史”学习深入师生、深入人心。通过“四史”学习,增进了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认知、认同,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中增进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

借助小视频和图片资料集中宣讲“四史”。在“四史”学习中,针对学生不能携带手机进校的具体情况,学校党员干部利用每周晨会,通过录制或下载的小视频进行集中宣传,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新中国发展变化,生动展现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照、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国内和国外的对比,用小故事等方式进行“四史”宣传;借助巨幅电子屏,围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调研、“我为师生办实事”、警示教育、“四史”宣传等栏目一应俱全,一次次学习、一次次调研走访、一件件实事办理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根据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学习重点,定期更新“四史”宣传知识,大力营造“四史”宣传教育良好氛围,做到人人皆知,激发广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

家长会:“云交流”联通家校紧合作

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学校注重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工作,达到家校共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和留守现象普遍,各班根据学校安排定期通过直播和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线上家长会。

为保障“云”家长会的实效,班主任提前进行了精心策划,结合学校要求和各班实际,确定会议议程和内容,制作PPT,撰写讲稿,录制视频,以期让家长更清楚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身心发展情况,请家长担起责任,提醒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多加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途径,多多理解、支持、鼓励孩子;老师希望家长和学校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家校合力,家校共赢!家长会有温度有内涵,会议进行过程中,家长们认真倾听,认真记录班主任老师强调的注意事项;每次会后,家长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表示家长会搭建起了家校联系的能量场。

美好的教育,是一群人同频共振的回响。线上家长会的成功,不仅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更坚定了家校携手培养优秀学子的信心。线上家长会,让家校共育充满温情;让助力成才充满希望。家校携手,共赴美好未来。

跑操:大步伐强健体魄振精神

学校办学秉持先进理念,更新德育模式,实行全员精细化育人,培养学生精英品质。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学校以大课间跑操为突破口,实行激情教育,培养师生激情,实现激情学习和工作,使整个校园生机盎然。

该校大课间实行激情跑操制度,每班学生排成两列纵队,跑步时须纵、横整齐,班班有领跑员、班级口号。要求队列整齐,纵横有序;队伍跑动时,喊口号要求响亮、队伍整齐,距离适中,班班之间的间距保持适中;指挥合理,动作规范;班主任、分管教师跟班跑操,随时注意班内学生情况。

激情跑操孕育着大智慧,大精神,点燃了师生激情,成就了学校希望。跑操除了对学生课堂学习调节外,还能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每天大课间准时跑操,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是给学生别有深意的一堂必修课——吃苦教育,通过这样的跑操,让学生学会了慵懒中的奋起,风雨中的坚强,集体中的适应;跑操就是在打造激情燃烧的成长乐园,学生震天撼地的口号喊出了每天奋斗的激情,点燃了学生心灵的圣火,拨动了学生生命的琴弦,让学生每天都在积极暗示自己:今天我状态最佳;跑操是一项集体活动,每次跑操都当做一次班级跑操比赛,比集合速度,比步伐整齐,比口号响亮,比士气高昂,同学们潜意识中感到跑操是在捍卫自己班级的士气、尊严、荣誉,学生们跑的是一种团结,跑的是一种合力,跑操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现在的青少年要挑起民族强盛的重任,努力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经受历练,必须磨砺坚强的意志,必须具有团结奋进的意识。该校将跑操的内涵加以深化拓展,寓以更多的教育色彩,让跑操成为对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历练。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工作者要做学生困惑时的指路人、迷茫时的引路灯、成长时的铺路石。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工作始终,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借助“三会一操”,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施爱娟  包为)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