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作文者得语文”,高考试卷中作文的占比大、难度高,是令许多学生头疼的题,也是考试时的“拉分项”。近日,界首中学高三年级从提高作文教研教学质量出发,围绕“作文升格”专题,组织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开展讲座。
讲座邀请李永辉、刘春雷老师以月考作文题和2022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为例分别从如何审好题,准确立意,搭好作文的框架,如何在作文中体现身份意识等作文重难点出发进行深入讲析。
“一读情境材料,读出层次,理出立意,归纳整合,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二读情境任务,任务清单一个都不能少;三读作文具体要求”李永辉老师从“三读”出发,指导学生准确审题。在行文结构讲解中,李老师指出,议论文是答疑解惑,说服对方,因此可以立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基本问题展开。把为什么解决了,文章就成功了大半。以月作文试题为例,李老师分别从并列式结构、引议联结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等多个结构进行作文,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结构的下水作文特点,让学生直观、真切学习作文结构知识,为作文升格,打下坚实基础。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刘春雷老师在讲座中指出,写作不仅要关注读者、内容、目的、文辞,还要关注语境中的身份要素,在审题中不仅要明确写给谁、写什么、要干嘛、怎么写,还要有“我”的意识,理清谁来写的问题。借助三则作文材料,刘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的问题,从高考真题出发,指导学生从身份带入、生活体验、出现位置、表述形态等角度,让文章实现有“我”的升格。
“小专题讲座是学校为提高教研教学质量的新探索。作文升格小专题,让学生明白作文有‘法’可为,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安徽省特级教师、高三年级语文教研督导荣爱华在讲座后,鼓励学生总结经验方法,巩固练习,要求相关讲座广泛开展,持续开展,确保小专题讲座达到实效。
(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