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读书分享之《活着》余华 —— 界首一中飞鸟文学社举行读书分享会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汉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 —— 余华

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为了“书香传遍校园”,11月24日,界首一中飞鸟文学社举办了读书分享活动,吕梦雅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品读作家余华的《活着》,感受书中的文学力量。

在分享心得之前,吕梦雅老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一位社员和B部的两个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接着吕梦雅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活着》的主要内容,以“少年的富贵”“青年富贵”“中年富贵”“晚年富贵”主人公的人生阶段为线索进行串讲,最后的最后——一人,一牛,一生,仅此而已。当好运垂顾富贵时,同学们欣然微笑,当富贵遭受厄运打击时,同学们又会黯然神伤。

悲剧总会接踵而至,令人无法喘息。一个作家甚至因此称《活着》是“中国的《旧约书》”。

张静文和牛梦晗两位同学分享了关于《活着》的阅读感受。张静文同学说:“我们知道富贵的结局,但是,书本依然充满悬念。大历史,小人物,如洪流中的蚂蚁,随波逐流,无力自控,命运的激流令人喘息。”而对于牛梦晗同学来说,富贵的遭遇并没有激发出她内心的泪水。那是因为,这些痛苦本身就和富贵的生命融为一体,正是这些苦难,让她觉得富贵是真真正正活着。

吕梦雅老师对这次读书分享会做了总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活着的最大价值。”

(郭 晗   吕梦雅   寿伟伟)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