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由长江路幼儿园党支部主办的线上家长课堂——第五期又和你们见面了,亲子陪伴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孩子们每日的相处中,我们也要好好陪伴孩子,用“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去赋予这场陪伴最真正的意义。那么如何科学而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长呢?希望今天的育儿小妙招,可以给你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本期将推出的栏目是由长幼京福分园办公室主任刘庆、教师张明莉、刘茜三位党员分享的育儿小妙招,希望能给亲爱的你们一些帮助,让我们的宝贝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刘庆推荐:家庭教育对孩子说谎行为的纠正
关于说谎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关于列宁小时候的一只花瓶的故事:在列宁小时候,母亲带着他去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列宁不小心将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当然这个过程是谁都没有看见的,之后姑妈询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的孩子都否认,而当时的列宁虽然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但是因为在生人家里也比较害怕,所以他害怕说出实话后遭到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一同否认。
但是熟悉列宁性格的妈妈,从列宁的表情中看出来这个花瓶是列宁打碎的。之后列宁在妈妈的引导下,知道说谎话是不对的;后来列宁便给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并希望姑妈能原谅他。而姑妈收到信之后不仅原谅了列宁,还称赞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家长的个性、心理状况等通过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所以,孩子的品行是家庭教育下的综合体,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会有“说谎”的行为出现,但是一提到“说谎”,家长们便不自觉的紧张起来,其实在3-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逻辑关系等等认知都是不全面的,出现“说谎”行为,大人不能一刀切的批评与训斥,而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一、家长要对说谎的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首先,家长不能放任孩子说谎,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也不要着急,更不能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果使用暴力,那样只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畏惧感,从而疏远家长。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正面的教育,了解事情的起因、过程及孩子当时的感受,找到说谎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他们积极的认错态度给予鼓励,使其更有信心。
二、家长要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家庭教育的重点都放在教孩子读书、学习和才艺上,从小班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无意中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如果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就避免了孩子不必要的说谎行为,同时可防止说谎问题的惯性发生。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培养比智力的开发和提高更重要。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等观念,孩子多半是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得来的。如果孩子看到成人为环境所逼经常说这样那样的谎言,那他们会很自然地建立可以违背事实,可以“说谎”的错误观念,以至于日后孩子也会有意撒谎,或嘴上答应家长可实际上并不按要求去做。所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模范,为孩子做好表率作用。
四、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千万不能认为家庭教育不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老师,而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多与老师交流,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说谎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之一,幼儿的说谎现象从身心发展来看,我们不能盲目地去定论,而应根据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来对待,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解决。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说谎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只要耐心地教导,就能防止孩子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刘茜推荐:应对孩子磨蹭的最好方法,不是催
说起家长的痛点,孩子磨蹭绝对能上榜单之首。不少家长表示,自从当了妈,生活就像开了2倍速,孩子,是0.25倍速。每天从起床到睡觉,都要不断地催,孩子为什么磨蹭?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能力问题,一个是情绪问题。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一、大脑发育受限导致磨蹭
额叶是掌管神经的控制功能,和语言的调整功能,孩子的大脑神经的额叶没有发展好孩子就没办法专心,就容易兴奋和走神、磨蹭。所以,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不苛责,很重要。小孩儿蹲在那里绑鞋带,好奇地研究,他花点时间会知道,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把鞋带绑得更好,这是他的乐趣与探索。假设大人不断催促,孩子就会失去探索乐趣,连同专注力、控制力都会被破坏掉。所以请多些耐心,多鼓励和引导孩子专注过程和效率,比如多说:“哇,你做事真专心!”“你拼拼图真认真!”(提醒:3岁以后可给孩子配闹钟、沙漏玩具等时间工具了)”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二、有些气质类型更容易磨蹭
每个孩子生来气质类型不同。有些气质类型的孩子的确更容易磨蹭。如我们常说的那种慢热小孩,他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只是从一件事切换到另外一件事需要的时间,总比别的孩子更长一些。首先家长要平复心态,接受现实,父母的引导很重要。譬如,父母陪孩子坚持规律的作息。几点吃饭、几点睡觉,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仪式感。哪怕放假了,也不要一下子就放任孩子,打乱作息。坚持给孩子输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孩子会更有时间观念,更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三、性别差异,导致磨蹭
很多父母会发现,男孩普遍比女孩更磨蹭。其实,这种“磨蹭”跟性别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女孩对声音敏感,男孩对动作敏感。所以,家有女孩,如果行为磨蹭,你可以用声音温柔提醒。比如:“宝贝,再过10分钟,我们就去洗漱了哦!”剩余5分钟时,再提醒一次。剩余1分钟,再提醒。最后一次提醒的时候,走到女孩身边,带她去卫生间就好。但是,对男孩,只是声音提醒是不够的。你最好要有动作,再配上声音。比如:温柔地走到男孩面前,摸摸他的脑袋,或者抱抱他,并且要确保和他有眼神接触,因为男孩对触觉和视觉信息更敏感。然后再告诉孩子:再过15分钟,我们就要洗漱了哦。男孩大脑胼胝体体积小,连接比女孩少,同一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但投入度也会更高,需要更长的启动时间,去切换到另一件事上。
四、怕犯错,导致磨蹭
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环境里,哪怕否定他的人不在身边,但否定的声音早已定格在他的大脑里了。做事时,他很容易担心结果。生怕自己一旦做得不好,就会验证了“我很失败”。甚至不惜用回避和拖延,来逃避糟糕感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师,孩子会在我们的暗示里,变成我们暗示的那种人。既然暗示的力量这么大,为什么不利用暗示来积极养育呢?多说:“我知道你能做到。”“你可以的。”“我相信你。”记住,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拿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暗示里,成为有力量的人。
天下功夫,唯快不攻。可育儿,越快越不行。其实,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而恐惧和焦虑,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力。请相信孩子目前还在发展中,很多问题在时间的长河里都会得到解决;看到孩子做不到某事时,不要急着替代,允许孩子承担属于他的“自然后果”;把催促换成积极支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1岁的孩子独自绑不了鞋带;3岁可能需要半小时;6岁估计需要几分钟。能力不同,每个阶段能达到的速度不同。静待花开,不逼不催,是最好的良药。
张明莉推荐: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方式,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一、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
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故事书,要有选择地帮孩子挑选故事书。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大、文字少。故事简短、有趣易懂的儿歌和故事。小班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从而影响了倾听。
二、可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
三、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
幼儿对鼓励很敏感,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和表扬是我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家长可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这次的分享就到这儿啦,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感受以及宝贵的经验,欢迎发到班级群分享。同时对于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欢迎大家及时和班级教师沟通,老师们会进行梳理整合,下期栏目继续为大家支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