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困境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增强思想教育和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育人实效,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党委及下属党支部开展以“党员教师献真情,倾心帮扶促成长”为主题的困境学生帮扶活动。下面,一起聆听党员教师讲述“明光红芯”帮扶学生的故事。
施策布爱学生 筑梦学业信心
学期伊始,我关注到我班一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名叫小欣(化名)的女生,总是不开笑脸,也鲜少和其他同学交流。翻阅她的资料,得知她的家庭属于低保户,进入初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愈发增强在默默观察一周之后,我发现该生除了性格上的内向之外,在学习上也有很多问题:基础较差,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连基本的拼音也很难辨识清楚,书写错字连篇且潦草。与她沟通了解后发现,她的家庭的唯一经济支撑来自于母亲,且母亲早出晚归,无人辅导、检查作业,也鲜少与家里人沟通。其次,该生的自卑心理较强。
同窗友谊展笑容
友谊是成长之路最重要的一座桥梁,小欣同学经常紧缩眉头,在班级很少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这种情况只会让孩子的情况更糟糕。出于保护孩子的角度,我私下喊了班级的班干部们到办公室,告知他们主动伸出友谊之手。
首先是小欣的同桌——美术课代表,她俩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即画画,我决定把十月份的黑板报交给她俩。小欣刚开始没有信心,支支吾吾想要拒绝,但是她的眼神又透露出欣喜,我把她俩一起喊道办公室,鼓励她并给予她信心,美术课代表也表达了期待和她合作的意愿,此时,我第一次看见她露出了笑脸。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黑板报小组在壮大,由两个人变为五个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而小欣在这几天也愈发地自信起来,笑容明显增多。我也欣喜地发现她在课堂上不再那么沉闷,眼中透露出孩子该有的光芒。
老师共助促学习
建立好孩子的自信心之外,在学习方面是我最为头疼的事。小欣的基础实在是太过薄弱,除语文之外,数学连基本的计算也很难算正确,很难跟上课程进度。于是,我和数学、英语老师沟通了一下,希望能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她。
我和班级的几位老师利用中午时间轮流给小欣讲解题目,报听写。她从最开始的全错到逐渐地提高了正确率,我们欣喜之余看到的是孩子的自信心也在逐渐增长。上语文课之时,除了经常喊她朗读文章之外,我欣喜地发现她竟然举手了,这无疑来说不是一大进步。
家校共育促成长
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再怎么面面俱到,也无法替代亲情的温暖。在和小孩沟通之后,发现她的母亲早出晚归,两人基本上说不了几句话,父亲也常年卧病在床。我发现小孩的作业无人检查,在家会不自觉依赖电子设备。于是,我和她的母亲联系了好几回,由于孩子母亲忙碌,所以在第三回我才打通她的电话,和她详细地聊了一回,告知她孩子的进步,同时也希望孩子的母亲能尽量陪伴孩子。孩子的母亲也口头承诺会尽量陪伴孩子。疫情居家学习期间,我经常留这位孩子到最后,监督她写作业。疫情归来,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主动来办公室找我,她说妈妈这段时间在家经常翻阅她的作业,还和她谈了好多,还知道她喜欢画画。最后,小欣还告诉她知道她的梦想了是成为一名画家。
现在,小欣同学虽然在学习上仍旧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她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有信心,在学校和同学们开心相处,在课堂上也能主动回答问题,在家里更能和自己的家人多一份沟通交流,这难道不就是最好的转变吗?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所做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在青春的奋斗路上,找到自我,找到梦想!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在实处就是全心全意为助力每一位同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希望我能在这条路上处处生花,让祖国的每一朵花熠熠发光!
(撰稿:鲁红霞)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有一种陪伴叫机器猫与大雄,有一种守护叫哆啦A梦。电影《机器猫》里机器猫选择大雄成为自己守护的对象,他们不离不弃,共同经历了许多的艰难险阻。而图片中的学生大雄(化名),作为一个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一直是吴老师眼中的 “大雄”。作为一个特别的学生,为了守护他健康的成长,“机器猫”吴老师,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给予他特别的关爱与指导。
“机器猫”吴老师和大雄一起在操场畅谈未来
办公室里话家常 在校德育不停歇
作为一个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大雄明显与其他孩子不同,经常控制不住发出怪声。这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老师和同学都束手无策,这个难题只能交给班主任吴老师。经过多方努力与劝诫,大雄听取了吴老师的建议,只要一想大吼大叫或者控制不住自己就来到她的办公室,和班主任聊天。课前,课中,课后只要吴老师不上课,从学习到家庭,他们无话不谈。在建立了相互的信任后,吴老师以此为契机,慢慢从行为习惯到基本的礼仪道德与大雄娓娓道来。渐渐地大雄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为他人着想,基本上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完一节40分钟的课。
办公室里大雄和吴老师开心地交谈
班级课上常辅导 智育紧抓不能少
作为一名特殊学生,大雄学习接受能力较弱。刚入学的那会科任老师讲解的题目,他很多时候都是难以理解的,因而经常闷闷不乐的趴在桌上不愿意学习。吴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耐心与任课老师讲述大雄情况,并建议老师课上多鼓励大雄,同时班级安排辅导大雄学习的小分队,给他各科都找了“师傅”进行师徒结对。最重要的是,吴老师每每自习课或者自己的课堂上都会抓住机会或对大雄进行学业辅导,或者表扬其进步明显。长此以来班主任带头关爱大雄,不仅给孩子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更营造整个班级帮助大雄的氛围。慢慢的大雄的文化课一点点在进步,也渐渐重拾了学习的信心。
自习课上吴老师给大雄分析题目
课间运动一起跑 强身健体很必要
初中生一般都活泼爱动,爱上体育课。可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大雄很多时候都不爱运动,更常常逃避不上体育课。起初这可难倒了吴老师,因为无论怎样跟他交谈,大雄都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搪塞。后来为了更好地了解背后的原因,吴老师深入到体育课堂,进行随堂听课,观察大雄的行为,同时与体育老师深入交谈,并且与家长沟通情况。一番努力后,吴老师终于发现其实大雄更多是因为害怕肢体不协调,别人笑话所以才害怕运动。他其实很想运动,只是更在意同学和老师的看法。为更好地保护大雄的自尊心,也为了激发运动兴趣,吴老师带领部分学生每天与大雄一起强身健体,每个课间操,吴老师都陪着大雄一起跑步,一点点的进步,她都会带领学生给大雄鼓励、赞赏。50米,100米,400米,800米,一天天他们正朝着更远的距离前进。也许姿势不正确,也许可能踉踉跄跄,但这些都无法阻止运动带来的快乐,“身体不舒服”的小借口再也没有出现了。强身健体,他们在路上!
课间吴老师和大雄一起快乐运动
温馨提醒处处有 美育教育渗点滴
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美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殊学生的美育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点滴间慢慢渗透。因为特殊原因,初入学的大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穿戴整齐入校园。行为举止上也异于常人,经常手舞足蹈。衣领歪了,书包乱了,鞋子脏了,手又开始比划了,这些小细节无一不牵动吴老师的心。她相信别的同学什么样,大雄也可以做到一样。于是吴老师抓住每一次遇见大雄的机会,像妈妈一样不厌其烦地提醒大雄整理穿着,纠正行为。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谈不上深层次的美育,但这一个个温馨提示,点滴之间无不渗透着对孩子认识美与爱好美的培养。
校门口,吴老师提醒并帮助大雄整理书包带
空中农场共劳动 辛苦劳作体会中
劳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劳动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经历。作为一名特殊学生,大雄的劳动教育更不可忽视。依靠着三十八中东校拥有空中农场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吴老师经常带着班级的学生去农场劳动。而这每一次的劳动,大雄一定是主角。播种、浇水、除草到采摘,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每次央求着去劳动,从不识五谷,不知所措到现在清楚认识农作物,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大雄一步步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也享受到劳动成果。这一切都与吴老师每次细心的指导,与鼓励离不开。以此为契机,吴老师将大雄的劳动教育推广到班级,家庭,鼓励大雄积极参加班级劳动,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现在的大雄是大家公认的劳动之星!
空中农场,吴老师带领大雄一起除草
厚得有为,伴生成长。吴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始终牢记教育初心,坚守育人使命。用爱滋润特殊学生的心田,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引领特殊学生的成长。“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吴老师和大雄的故事还在继续着,这份特别的爱也一直都在传递。
(撰稿:吴文倩)
筑梦辅学 匠心传递
自任教以来,我坚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去做好每位学生的教育工作。因为我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一个都不能落下。
抓住教育的恰当时机
本学期期初,我发现有个别同学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思想分散;上课做小动作,作业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时,书写杂乱等。为了深入了解原因,我走近学生,走近家长,通过谈话和家访,发现这部分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父母外出打工,监管不到,跟爷爷奶奶生活。二是他家里子女少,从小父母过分溺爱。三是没有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缺乏上进心。
帮扶学生有一个契机问题,这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在他们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藉时,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援助;在他们悲观失望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心和爱护他们,这是做好他们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爱护他们是打开其心扉的金钥匙。他们需要温暖,更需要信任和关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比如说大课间跑操时,跟着一起跑,不断鼓励他们。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闪光点,要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起来,建立起主动性,效率自然就得以提高。对于他们,我会尽量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样他们愿意开口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消除了畏惧心理,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架设家校间的桥梁纽带
对于他们来说,要想较快进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多利用家访、电访、信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提出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在家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要学校与家长能够配合紧密,共同努力,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慢慢赶上。
发挥“小先生”的辅助作用
让学习好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促进,既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可以说取得了真正的双赢。
帮扶学生的过程就是要温水泡茶慢慢浓。尽管他们转化中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和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也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到原因。比如有个学生之前一直表现很好,已经进步很大了,突然又老毛病重犯,一调查原来是父母闹矛盾,对她的督促放松。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帮扶转化工作才有成效。
帮扶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并坚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的帮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帮扶过程中有所进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会把这项工作坚持做下去,并努力做好它。
(撰稿: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