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学校党支部重点围绕“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十大行动系统规划学校工作,坚持“一条主线、三个理念”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系统观念、项目为王、效果导向”为理念,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等五大项目为重点,统一思想,落实行动,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重构关系、唤醒儿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品质提升。
一、党建红凝心聚力
以党建统揽学校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安全深度融合,党支部构建了以“敏学精进铸师魂、仁和致远塑红心”为主题的“紫藤党建”特色品牌,传承老电机厂子弟学校的淳朴干事精神,敢于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善于在困难中协作创新。与铜陵路街道五里井社区党委、军休一所党委、肥东县白龙学校、元疃学校结为共建单位,特邀瑶海区委党校副校长李志锋作为两所共建单位的党建指导员。
党建引领,壮大支部力量。本年度,学校党支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本年度,发展预备党员两名,确定发展对象一名,积极分子三名。同时,党支部经常对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了解他们的入党愿望,帮助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做到“早教育、早培养”,不断壮大学校党支部力量,激发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从而发挥红色引擎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加强学习,激发奋斗精神。本年度,学校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党史活动,带领全体师生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党支部携手兄弟学校共同走进瑶海区委党校开展听党课、学党史活动;邀请合肥市教育局宣传处、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社区五老宣讲团成员、人武部政委到校为师生宣讲党史;此外,党支部紧紧围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开展专题学习、师德承诺、红色家访、精准帮扶等活动,凝心聚力为学校的发展再续新篇。
活动牵引,增强凝聚力。本年度,党支部带领党员教师多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居民拆除电动车车篷、铲除牛皮癣、文明城市创建、薪火永相传、关爱新业态子女、我为班主任做一件事、党员三个一、疫情下的潜能生团建,小桔灯暖冬助学……去年年底,学校党支部在瑶海区人武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军史墙,并接受了人武部的价值三万元的图书捐赠。今年年初,党支部接受了共建单位合肥市军休一所的价值一万元的军服捐赠。6月,合肥市军休一所又捐赠近万元军体游戏器材。
实行集体管理、民主议事。每周一上午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落实“做”的哲学管理。一是我先“做”。据师情、校情,从细微处着手,提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重复的小事做得不一样。二是大家“做”。管理是精神的引领、是行动的支撑、是情感的沟通。只有带着思想去实践,才能在实践之中出思想。提倡“做了的再说”。任何一件工作,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结果;引导从“做了”“做完”到“做好”。
二、国防绿育人铸魂
2018年党支部在区人武部和区教体局的关心指导下成立“少年军校”,是瑶海区唯一一所挂牌学校,基于三个方面:第一,在挂牌之初,考虑到作为随迁子女服务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整体上相对滞后,需要提高。通过少年军校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养成严守纪律的良好习惯,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突出“守规”。第二,在“少年军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愈发感到基于“少年军校”的平台,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国家意识,使之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时代新人,突出“铸魂”。第三,在全区推进“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的背景下,少年军校的深度推进就是在践行活力教育。所有的一切指向的是儿童的生长,都是为了激发儿童内在的活力,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突出“育人”。
少年军校三结合。即少年军校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六自”品质。少年军校教育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提高育人质量。少年军校教育与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六个一”养成。
构建三种文化。一是构建少年军校的环境文化。通过军史墙、军事长廊等载体进行形象的表达。通过橱窗、板报、广播等方式直观形象地传播军校文化,感染学生;通过“见人见物见活动”的校园文化和“见字见画见精神”的红色班级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浸润中收获成长。二是构建少年军校的行为文化。学校根据年段特点建立少年军校的行为规范,通过军体活动的规范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小军人”的形象气质和精神风貌。三是构建少年军校的课程文化。学校将少年军校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建设之中,着手编制学校《国防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对少年军校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活动内容和要求要有系统阐释。
落实十个一。一是学校工作中的“十个一”:每学年开始为期1周的军训;每班间周1节国防军事教育主题班队会;每期每位学科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特色开发1节国防教育活动课;每期举行1次军事体育趣味运动会;班级板报每期设置1个“军事天地”栏目;学生每期读1本军事方面的课外书籍;每学期观看1次军事题材的影视节目;每学期举行1次“红歌”演唱赛;每期举行1次以军事题材为主的绘画比赛;每期举行1次军事体育比赛。二是学生素质的“十个一”:会唱1首爱国歌曲;画1幅以军事为主题的儿童画;读1本军事科技方面的故事书;写1篇有关军训的读(观)后感;会讲1个爱国故事;了解1个英雄模范的事迹;参加1次走进军营活动;给解放军叔叔或警察叔叔写1封信;参加1项军体运动项目比赛;每天做好1次手语操。
最终通过少年军校的创建,实现“一二三四特色发展效应”:即培养一颗爱国爱民爱军人之心;锻炼两种能力一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获得三种体验——体验集体生活(自理、自律)、体验成功喜悦(自信、自强)、体验成长快乐(自护、自爱);培养四种作风——遵章守纪、诚实勇敢、艰苦朴素、团结互助。
三、精进致远 构建精致教育
学校虽小,但教育的空间很大。陶行知说,怕难、怕孤、怕死,就好好的埋没了一生。育人无处不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不尽如人意,条件是创造出来的,视角不同,困难也可以转化为优势。
真抓:不怕得罪人、不怕碰硬骨头、不搞形式主义。
实干:具体的行动措施、亮出党员身份、树立榜样。
共情: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形成合力。
(一)共同生活·安全工作
教育的互相成长的过程,教育是共同生活的经历。安全工作重在预防,重在细节。党支部把共同生活的理念带入安全管理之中,2019年以来,学校没有出现过1起安全事故,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区“平安校园”。
(二)每月一事·习惯养成
质量提升需要有良好的习惯,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需要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的支撑。
大队部加强“每月一事”德育教育,配合教学、教研工作开展工作,尤其是每周国旗下课程,配合教学做好进步学生表扬、颁发奖状或奖章,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三)家校共育·协同育人
学校放在太阳光下必能生长,教育不是孤零零的,多方协同育人,拆掉思维中的墙,才能趋向于真教育。充分发挥新父母俱乐部的作用,培育家长,转变观念,形成合力。教导处定期组织家长讲座、论坛,交流经验,共育共生;定期组织七类特殊群体家访,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帮助家长指导监督孩子学习。
(四)小微学校·匠心文化
学校占地面积小,师生人数少,一切都指向“小微”;但是党支部在小微中着力营造小而美、小而精的育人环境。
积极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目前校园文化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堂西亭、燕语廊、半分塘、足球文化墙凸显精致教育;二期工程军史文化主题墙已落成;三期工程国防教育长廊、“枫杨在望”阅读空间已经初步完工;废弃花箱重塑为“一米花田”成为校园一景;一二年级办公室改造焕然一新;四期工程校园手绘正在谋划。
一年来,党支部以“质量 关系 人文 合作”四个关键词为核心,以“回归教育本质 塑造儿童品格 倡导成功体验”为追求,重构关系,唤醒儿童;以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再出发,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策略再成长,以共同生活的态度共育人,办真实、完整的,小而美、小而精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