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感受自然,寻找春的足迹 ——合肥六小中铁三(8)中队开展大蜀山探春实践活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月18日上午,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三(8)中队的9名学生,组成“探春小分队”,来到合肥市大蜀山,开展《感受自然,寻找春的足迹》主题实践活动。

上午九点刚过,大蜀山下已是人头攒动。一下车,同学们便欢呼雀跃,各自带着预先准备的收集盒,想要把春天“装”回家。

小组长首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把大家分为三个小组:花朵组、树叶组和种子组。每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到至少三种不同的植物,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并记录下来,再由爸爸妈妈向孩子科普这类植物的习性和生长过程。

花朵篇

春风试手先梅蕊,一入园区,“花朵组”便被路两边盛开的梅花吸引。红梅喜庆、粉梅娇羞、黄梅俏皮。梅花千姿百态,有的刚盛开,有的半开半合,有的还是花骨朵。一个个花骨朵像一位位含羞的少女,亭亭玉立,静静等待绽放。花朵组的同学本着“爱护一花一草一木”的原则,只捡拾路边掉落的花瓣,小心翼翼地装入袋中。

通过观察和学习,同学们知晓了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亦和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所以古人喜用梅来赞喻人的傲然不屈、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香自苦寒来,同学们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梅花一样,不畏困难,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炼,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

树叶篇

春天的树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树叶组”的同学跃跃欲试要找到最具特点的三种。于是针形的松树叶、手掌形的八角金盘、四季变幻的红楠便成了他们青睐的对象。

通过爸爸妈妈的科普,大家知道了松树针形的叶片,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的环境。松树原为寒带和高山植物,在长期寒冷的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叶片缩小为针状,才能减少内部水分的蒸发。

八角金盘的叶子大多为8裂,并且有时边缘呈金黄色而得名。

最为有趣的为红叶石楠,它的叶片颜色四季变幻。春天,石楠的叶片是嫩红色;夏天,则转为绿色;秋天,叶片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又慢慢变为红色;而冬天的叶片则红中夹绿,绿中带红。

春日里的枯叶也别有一番风味。枯叶丛中探出头的两朵小黄花,似乎在展示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美好景致。

种子篇

种子是自然界万物的起源,承载着生命轮回的奥秘。“种子组”的探索之旅也在树林深处开启。

“快来看呀,我找到了板栗球啦!”“No,No, No,这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板栗哦,这叫枫树果……”孩子们认真听着妈妈们科普知识。枫树果是枫树结下的果实,它有个可爱的别称叫“路路通”。除了正常播种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种子组”寻找到的另一种是松果。松果因其外形似塔状又名松塔。南方和北方的松果差异很大。南方大多种植马尾松,松果里面的松子为翅膀状,不可食用,靠风力即可传播。而北方一般种植红松,松果里面的松子大而饱满,即为人们日常食用的松子,需要依靠吃松子的小动物们进行传播。真是太有趣啦!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逐一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大家表示,虽然爬山和探索过程很累,但学到了很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团队合作过程中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并表示回家后要写一写、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和欢声笑语里。

撰稿:姜倩倩

摄影:三8班家长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