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虞永平
为协同科学的幼小衔接,让孩子们进入小学后能尽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2023年2月26日上午,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特邀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丁凯美为大班的家长、全体老师们开展了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为主题的线上讲座。
丁凯美讲师从“合肥小学入学须知”“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家长和孩子如何做好小学规划”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针对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的差异,丁讲师进行分析并一一举例: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身体素质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心理及教育差异,以及当前幼儿入学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帮助家长解决了“孩子即将上小学,家长该做哪些准备工作”的问题,为家长有目的地进行家庭教育给予了及时的指导。
整场线上讲座,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家长和老师们认真聆听用心感受,虽然隔着屏幕,但同样感受到他们的专注与热情。会后,家长们纷纷在线上互动、留言,表示通过线上讲座的聆听与学习,不仅指明了家庭教育幼小衔接的方向,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缓解了入学前的焦虑情绪,更让家长们对孩子未来的入学适应充满了信心!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通过此次讲座,家长们更明确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也为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做了铺垫和准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实际,家园携手,全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更好地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社会准备、生活准备,顺利平稳度过幼小衔接期。
幼小衔接——给父母推荐的书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筒”、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度过无悔的小学六年。
《童年的秘密》
每一个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们的教师。所以,并非有孩子的父母亲,或者教授他们知识的老师才应该来阅读这本书。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端了一杯水,他就开始害怕这只杯子可能会摔破,当他感觉到这一点时,他的贪婪就使他把这杯子看作一件珍宝,并从儿童手中把它夺过来。书中讲到许多具体的观念,《童年的秘密》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
《卡尔·维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幼小衔接是幼儿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是幼儿的孤军奋战,而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协同发力。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同行,愿我们都能够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成为有力量的父母,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准备,帮助孩子们度过幼儿园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顺利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撰稿:李冰洁
摄影:各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