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双减”政策,推动学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工程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本学期合肥市南门小学湖畔花园分校开展了“塔台建造”项目化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根据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课程内容而设计,旨在让学生体验从问题提出到实施建设的工程建造过程,既包括设计操作,又涉及实践应用。那孩子们究竟能否完成这次挑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方案设计融巧思
为让塔台模型能达到“承重、抗风、抗震、成本、美观”的平衡,同学们在一次次修改设计图的过程中,体会到“设计”是一个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最终,他们设计出了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
建造塔台筑团魂
到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制作环节,小组成员们根据各人所长,分工明确,严格按照设计图开展塔台搭建。虽然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各小组通过协作、沟通,最终突破了技术难关,搭建了属于他们的塔台。
测试塔台求改进
项目化学习与传统学习不同点还在于传统学习注重用单一结果来评价学生,项目化学习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思考、设计和实践。
塔台模型建好之后,孩子们对模型的顶端承重、抗震能力、抗风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效果由高到低赋分。除了塔台的稳固性能,还包括对塔台的美观程度打分,有效地把美育融入到项目化学习中。同时,这个环节还涉及对孩子们“民主意识”的培养,促进了全面发展。
大功告成展成果
测试完成之后,各小组又对他们的塔台模型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一个个塔台模型被孩子们完美地建造成功!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塔台模型,更是孩子们创新能力、工程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的结晶。
一起欣赏这些优秀的塔台模型,为小小工程师们喝彩吧!
后 记
此次项目化学习活动,是以“塔台搭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一种教学探索。通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反思改进,学生沉浸式地体验了工程建造的整个过程,开启了对工程建造的深度学习之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工程本身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锻炼了表达能力、设计能力,提高了交流和评价能力,落实了小组分工合作,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未来,学校科学组将继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探索,像工程师那样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