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蛰动、处处逢春”。为让队员亲身感受节气的变化,了解惊蛰的风俗习惯,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五四中队在辅导员蔡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生命萌动 相约春天”的红领巾主题争章活动。
节气介绍: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农事:麦田肥水管理,看苗追拔肥,看墒情,看苗,看天浇拔水。耕作、除草、灭茬根、病虫害防治。甘薯温床育苗。准备早稻育秧,春薯切块催芽。追肥油菜叶片,防止病虫害传播。棉田和肥料的土壤准备。幼龄茶园整形修剪,成年茶园轻度修剪以防虫害。继续种树。加强动物防疫。
节气问答:惊蛰节气打雷是什么意思?雷声像雷阵般振动,它能把地面上的泥沙推向空中,让整个地球的磁场系统稳定下来。
“惊蛰”节气活动的开展,让队员们在探索自然科学领域知识时,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感知季节的变化规律;在学习节气的文学知识如节气诗歌时,也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他们还通过充分表达自己,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心。
文 / 图:蔡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