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名校风采 > 正文

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海棠园:关于“规则”的那些事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中班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以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为契机,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海棠园中班的宝贝们和“规则”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故事之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几天,孩子在区域游戏中总是喜欢扎堆在一个区域里玩,导致游戏没法进行。就这样“规则”成了孩子们的话题焦点,那到底是什么是规则呢?

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规则”,老师和宝贝们共同聆听故事《幼儿园里守规则》。老师从故事入手,引导孩子们思考“规则”带来的影响,了解“规则”的重要性,知道规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事,自然而然地接纳规则。在户外活动时,有孩子说“不公平,他们不会玩拔河游戏。”教师及时抓住幼儿关于“游戏规则”的问题点,回到班上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孩子们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一些“拔河”的规则,他们决定再次游戏,验证下拔河规则的可行性……基于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在初次尝试制定“拔河”比赛的规则时发现,毛巾绳子中间没有标记。有的孩子说可以在中间在系上一个毛巾作为标志。随后,又将这个想法再次尝试验证于拔河比赛中。可是,孩子们又发现了新问题(人数不一样多、没有“河界”),大家又将规则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孩子们在不断的讨论、尝试、验证中不断完善游戏中的规则。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蹶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更需要家长要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通过这样的活动,有的家长反馈要主动和幼儿一起制定家里的生活常规、作息制度等,并尊重、鼓励幼儿落实于行动中,并坚持遵守,从小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关于规则的探索接近了尾声,但孩子们的成长和对规则的发现和探索并没有结束。在此过程中,他们在生活中用眼睛去发现,主动探索,制定规则,用行动诠释“规则”....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规则行为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基于幼儿生活,共同商量制定规则,并遵守自己制定和生活中的社会规则,逐渐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撰稿:刘丽媛  摄影:中班教师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