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不会用手机支付,可以付现金吗?”“叔叔我来帮你付。”近日,每到午饭时间,安庆师范大学的食堂里总是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当学校建筑工地上下班的工人拿着纸币来到校内食堂就餐,由于食堂仅支持校园卡和电子支付,无法用纸币付钱时,便有学生主动帮助工人兑换纸币,用校园卡或手机帮助他们进行支付。
张小雨是学校建筑工地上的一名工人,今年已经69岁了,由于回家需要步行近半个小时,所以每天中午下工后她便选择直接到校内食堂就餐。大多数时候,会使用电子支付的工友会帮她打好午饭。但若碰上工友没有和她一同前来打饭时,如何付饭钱就成了张小雨面临的“难题”。
“虽然我年纪大了,可也得自己挣点钱,不能给儿女添负担。但人老了,这些先进的东西都不会用。”她表示,自己用的老年手机不能付款,又不会用智能手机,食堂不收现金,他们在窗口前拿着钱却买不到饭。
在了解到张小雨的情况后,众多前来食堂就餐的学生便会帮助她扫码支付。张小雨表示特别感谢食堂的工作人员和帮助自己付款的学生,不仅帮她解决了困难还免费帮她打了好几碗热汤。
和张小雨有相同情况的,还有工地里其他年纪较大的工人们,他们大多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很难使用电子支付,只能经常寻求学生兑换纸币。“我真的很感谢这些孩子们,他们帮我们付钱,有的还不肯收我们的钱,真的麻烦他们了。”年鸿安也是学校里的一名建筑工人,他表示,自己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工友有事时,食堂里面的学生看到他买不了饭也会主动上前帮忙。
“只要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帮忙,大部分同学们看到了也都会帮助他们。” 环境工程专业2019(2)班的杨梦婷和同学有次一共帮助了六个工人兑换纸币,扫码支付了饭钱,“虽然跟工人们兑换到的是一叠零散的纸币,但我帮助了别人,就很开心。”
体育表演专业2019(1)班的赵鸿玮说,来食堂吃饭时,经常能看到工人拿现金与学生进行兑换,自己也会主动去帮助工人支付。“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小的事,就像有一句话叫老有所依,这正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她还表示,“我也有爷爷奶奶,如果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他们。”
“我们看到这些有需要帮助的工人们也会问同学们是否可以帮一帮他们,同学们都很有爱心,有的看到了就会直接上去帮忙。”食堂工作人员介绍,在了解到有工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后,工作人员将会统一接收纸币,先为工人们打饭,后续帮助其统一兑换。此外,食堂的免费微波炉服务也对工人们开放,工人们可以在学生的帮助下使用。
(齐 佩 王 杰 叶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