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季 > 正文

合肥市胜利路小学学子参加“缅怀革命先烈 学习百年党史”主题教育活动有感

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一场“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百年党史”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不仅去了茶壶山烈士陵园扫墓,还参观了蔡永祥烈士纪念馆和安徽红色文化博物馆,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学习,受益良多。

4月2日一大早,天还有点阴冷,我们五六年级的6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赶到集合点乘大巴车前往茶壶山烈士陵园。一路上,同学们表情严肃,没人说笑打闹,因为这是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到了位于肥东长临河镇的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下车后我们身着校服排着队整齐地走进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还有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个陵园内安放着近百余名烈士的遗骨,他们是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祖国、为民族、为和平而捐躯的烈士。

我们在老师和领导的组织下,怀着崇敬的心情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老师讲话、宣誓、默哀。在仪式的进行时我突然想到平时学校的升旗仪式,除了献花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还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看到了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突然明白,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扫墓是追忆,扫墓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会让我们理解先烈们的鲜血不是白流的,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那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会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这一段话是我曾经在书上看到的,这一段话也正是我想说的,扫墓不仅是形式,更多的是我们对烈士们的缅怀和赞颂!

离开茶壶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又来到了蔡永祥纪念馆。它坐落在肥东六家畈镇的行政村中,纪念馆的中间是蔡永祥烈士雕像,雕像下方刻有他的生平简介:蔡永祥,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任务是守卫钱塘江大桥。1966年10月10日,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壮烈牺牲。

志愿讲解员给我们讲述着他的英勇事迹。今年是蔡永祥烈士牺牲55周年,当年入伍还不满一年的他正在铁轨旁站岗,当发现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木头,为避免列车脱轨,蔡永祥跳下哨台,迎着列车飞奔而上,抱起木头跳出铁轨。旅客和列车都脱险了,而他却被疾驰的列车撞倒,献出了年仅18岁的宝贵生命。蔡永祥的事迹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去赞扬和传承。

参观完了蔡永祥纪念馆,我们又辗转去了安徽红色文化博物馆。这个展馆的面积有 2000多平方米,有近 5000 余件的展品,是合肥首家红色文化博物馆。我们一路走着,一路看着和听着,了解着百年的党史之路,这一个个历史故事无不重重地撞击我们的心灵,100年前,正是这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和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历经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他们远大的理想、永不磨灭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不朽的革命气节深深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

在回学校的车上,我想起了老师课堂上的一句话:“没有英雄的他们,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啊,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为了民族和国家,那些革命志士付出了一切,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为中国的强盛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英雄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还久久回荡在我的耳旁……

合肥市胜利路小学 五(3)班   徐子轩

指导老师:贾婷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