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进“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十大行动,发挥全国知名专家辐射引领作用,有效提升瑶海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推动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养,2023年2月25日,瑶海区开展了“以课会友 以学入道”的“华应龙瑶海名师培训基地”教育论坛研讨活动,瑶海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袁乃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萍、瑶海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桂芝、合肥市大店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及全区小学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我不是笨小孩》是华应龙执教的一节六年级的观摩课。整个课上华应龙只讲了一道题,但是他讲的又不仅仅是这一题。在课堂上华应龙给了所有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华应龙教给孩子们方法。首先读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理解题意时多读几遍就能慢慢理会其中的含义。在做题理清数量关系时要“投石问路”,“投”是重点,“石”是多种方法、假设,只有让孩子勇敢地去“投”,不断的“投石”,才能最终找到“路”。在寻找数量关系时,华应龙先是用“时光隧道”带领学生来“投石”,后让学生自己来尝试。在尝试中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但是可以从中发现年龄差的规律。以此来教育学生“题试三回,定能生慧”。看起来这样的尝试是一种“笨”办法,但是从这个过程中要学生知道“不对没关系。只要不放弃”。这样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耿晨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在比较和兴趣中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体会它的作用。学生看到中国近几十年的GDP增长心潮澎湃,既有了“教书”,又达到了“育人”。
丁元春在《分数的意义》中让学生去“做分数”,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到了单位“1”,在“做”中体会到了分数的计数单位。
以课会友,以学入道,本次的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素养。华应龙对两位老师的课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对瑶海小数认真严谨的教研活动表示了赞赏。李萍结合教学和育人提到:在课堂上要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爱上数学,要让数学与国际PISA接轨,努力让瑶海小数再上一个台阶。张桂芝结合教学实际,引发全体小数教师思考“如何让教学更深入一点”。
袁乃玉总结讲话,他提到“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作为教师要行大道,要做“大先生”,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得更多、行得更远。
教师成长,道阻且长。本次的活动意义深远,引领着合肥市大店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进一步成长,提高素养,努力成长为“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