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它曾作为农耕时代主要的生产力与人类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可以说,牛一直是默默奉献、诚实守信的代表,也是认真尽职的代名词。他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甘当教育工作中尽忠职守的“牛”!
——题记
在安徽省宿松县慧德高中的校园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时常能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校长李尊志。
李尊志,男,1982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从教十六载,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在教育事业里,奉献自己的全部。自2005年下半年至今一直担任高中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且相继就任政教主任、教务主任、资助中心主任、年级组组长,现担任慧德高中校长。工作中,他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头脑,用扎实的工作态度引领班级发展,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对待每一位同学,和学生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自任教以来,他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成为了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家长认可的好办主任,领导称赞的好教师。2006年被评为宿松县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评为安庆市优秀班主任、2018年被评为“宿松县模范教师”......在担任美术班班主任工作期间,成绩突出,其中2011届所带学生高考本科达线率为93%,在全省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在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与论文创作,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2009年撰写的《审币记》荣获宿松县中小学班主任精彩案例中学组优秀奖、2010年撰写的《错了,就该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荣获宿松县第三届班主任工作征文活动优秀奖、2012年发表论文《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荣获宿松县中小学学科论文二等奖、2020年在课堂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线上教学论文》荣获宿松县中小学教学论文一等奖......
这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是他辛勤耕耘的见证,更为他在教育生涯赢得了比金杯、银杯更加珍贵的口碑!
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这是“实干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李尊志校长一直秉承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坚持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创造出了经得起社会各界检验的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高考中,慧德高中一本超500%完成县教育局指标,二本400%完成县教育局指标。正如他所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汗水去浇筑希望,用拼搏去铸就辉煌。”
他是这么说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并且不少学生初中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中考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李尊志校长以身作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寝室门口督促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遇到起床“困难户”,他就会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们;晚上就寝时间,李尊志校长会从笃行楼到英武楼、从一楼到六楼,身体力行地查看学生们的就寝情况,直到同学们都睡下了,他才会离开,那时,已经快深夜11点了......李尊志校长的一言一行对同学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也渐渐地随之改变。
“艰苦奋斗一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站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李尊志校长正是用这种精神一直鞭策着自己,坚定初心,以钉钉子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奉献青春、拼搏人生,甘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
攻坚克难的“拓荒牛”
拓荒牛坚韧不拔,是刚毅和力量的象征。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李尊志校长说:“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善于破局,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博精神,敢在新领域不断探索求新、不畏艰难险阻。”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这给原本准备欢度新春的国人心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街道失去了原来的喧哗,工厂里没有了轰鸣的机器声,就连本应该书声朗朗、充满朝气的学校都变得一片沉寂......
看着寂静的慧德大道,想着因疫情不能来校学习的学生,尤其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李尊志校长忧心忡忡的。一方面他密切关注各年级、各班级学生体温状况,另一方面,他积极筹备,迅速联合年级组领导,组织各科老师利用网络直播软件进行线上教学,确保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以更好的状态去应对高考。“疫情期间,我心急如焚,很想去学习,但是在家没有学习的氛围,根本学不进去,而且一轮复习还没结束,很多知识点我都没掌握,题目是越做越没有信心。很快,学校组织了线上教学,跟同学们一起听课,让我在家也能学得进去,让我高考有不错的发挥”,2020届一位考生由衷地说道:“非常感谢学校!感谢李校长!”
正是因为李尊志校长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攻坚克难,才让2020届学生保持了的良好状态,并在高考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更为2021届高考成绩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李尊志校长说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主动作为,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无私奉献的“孺子牛”
为学生服务甘做孺子牛,俯首沉心勤奋斗。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根只有扎得越深,吸取的水和养分才会更多,这样等机会来了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检验的成绩。只有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促学生发展,让学生受益,坚决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落到实处,尊重每个学生个性,“身”入班级,“心”入学生,“情”系家长,“俯首甘做”孺子牛。
李尊志校长就是这么做的。他扎根慧德,充分了解慧德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积累经验,这从他在2010年撰写的《错了,就该真诚地向孩子道歉》一文中就可见一斑。他所作所为,都是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希望学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1届高三学生,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文科学生数学成绩薄弱,理科学生英语成绩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李尊志校长亲自到高三各班,找学生了解情况,并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增设“培优班”,文科狠抓数学、立刻狠抓英语,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落到实处,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他们在高考中有了出色的发挥。
近些年,高考文科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这也在无形中给文科生达线带来了困难,但是在2021届高考中,吴可豪同学成绩超过一本线。在采访中他说道:“数学一直都是我的短板,很多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越到后面越吃力。学校增设培优班后,老师让我担任文科班班长,让我感觉压力很大,但这同时也是我的动力所在,作为班长尤其是班上还有其他班同学,我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上课也格外认真,很多以前不会的题目,也能解出来了。”许多登科的理科生也纷纷表示“培优班”让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
初心勾线有教无类,匠心施彩有难不惧。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李尊志校长用虔诚的态度、用忠诚的灵魂、用实际行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这就是他——李尊志,致力于用“三牛精神”画好人生之圆的好党员、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