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在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部分省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托育、预防出生缺陷、推进医养一体化等方面的建议,安徽省卫健委日前就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省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基础上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2025年底前,各县(市、区)托幼一体化比例不低于30%。
婴幼儿的照料问题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年轻人对于生育的愿望。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李艳秋提出了《关于鼓励民办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建议》。据悉,经省政府同意,省医改领导小组2021年印发《安徽省托育服务补短板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闲置办公场所等资源,以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举办托育机构。鼓励建立家庭托育点,就近为有需要的家庭开展全日托、临时托、计时托服务。截至目前,全省有9家事业单位托育点、57个社区(其中公建民营10家)托育点、41个家庭托育点提供托育服务。
2022年初,《安徽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基础上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2025年底前,各县(市、区)托幼一体化比例不低于30%。下一步,安徽省将落实好幼儿托育省民生项目,加大托育服务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加强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培训,进一步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