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2年12月22日通过其官方微信连发两则温馨提示,具体如下:
研考温馨提示(六) 安徽省2023年研考注意事项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在即。广大考生在认真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备考的同时,务必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心情,特别是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考场规则》(请扫描文后二维码下载查看)。省考试院再次提醒考生注意以下事项:
一、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复杂,考生要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赴考时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考生进入考点时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进入考场后仍须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全程佩戴口罩,特殊和应急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戴,考生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入场身份验证。
二、考生要把握好考试时间,提前熟悉交通路线、考点具体位置及周边环境,按照属地报考点的要求提前到达考点配合做好防疫、身份核验和体温测量工作。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
三、考生须携带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12月24日上午首场考试须持考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电子或纸质版均可)进入考点,进入考场后须将《安徽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健康应试承诺书》纸质版交给考场监考人员。
四、考生须按照《准考证》上的明确规定,携带允许带入的考试用品进入考场。在视频监控范围内主动配合监考人员做好违规物品检查,规定以外的考试用品须在考点指定区域妥善存放,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须按考点要求统一管理。考生应当自觉服从监考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其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相关工作地点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特别提醒:考生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考试,无论使用与否,一经发现,均认定为考试作弊,取消本次考试全部科目成绩。
报考农学门类的考生,联考化学(科目代码315)可携带使用不带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具有对数及幂指数计算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其他统考及联考科目考试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同时,每位考生还要关注自命题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准考证上的“招生单位说明”,并落实好相关要求。
五、考试期间,考生须遵守考点统一发出的考试指令完成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所有考场均实行全覆盖、全时段网上监控和录像,监控视频和后期的录像回放都将作为认定考试违规的依据。
六、统考科目的客观题部分须用2B铅笔规范填涂,主观题部分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考生要仔细阅读准考证、试题册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规范填涂,准确粘贴条形码。全国统考科目答案应书写在与科目名称相对应的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未在指定位置或超出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答案应书写在考点提供的自命题答题纸上,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员询问,但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问题,可举手询问。
七、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否则按违规处理。全国统考科目答卷由监考员整理回收;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由考生本人将试题册、答题纸装入原试题袋内,然后考生用本人签名的密封签密封试题袋。经监考员收齐本考场答卷逐个核查无误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
特别提醒:试题册、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等属于涉考材料,不得损毁或带离考场,严禁以任何形式拍照传出。
八、考生须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考试相关规定。考生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九、考生如对相关考试政策规定等不了解、不理解,请及时与报考点联系。考生务必保持备案的通信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报考点随时联系。若考生遇到异常情况或通信联系方式变化的,要第一时间报告报考点。
衷心祝愿广大考生考出理想的成绩,成功“上岸”!
安徽研考温馨提示(七) 遵纪守法,诚信考试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本周末如期开考,在此就诚信应考温馨提示如下:
增强诚信意识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之本,同时也是广大考生应有的基本素质。考试不仅仅是对平常学习的检验,也是对道德品格的考验。诚信考试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和良好的考试氛围,广大考生要自觉抵制任何涉考不诚信行为。
遵守考规考纪
广大考生要认真阅读《准考证》上的考生须知及特别提醒,严格按照要求准备考试证件、备齐规定考试文具,提前到达考点。进入考场主动接受身份核验和安检等,自觉上交手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不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进入考场,并对号入座。考试过程中,认真答题,不左顾右盼,不抄袭。考试结束后,请认真检查,切勿将试卷、草稿纸等带出考场。
谨防上当受骗
在研究生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出售、使用作弊器材,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行为都将触及刑法。广大考生要擦亮眼睛,切勿轻信虚假广告宣传和各种团伙及个人“助考”的蛊惑,谨防上当受骗,更要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作弊行为的危害及法律后果,切勿以身试法,抱憾终生。
弘扬诚信正义
考生如在考试期间发现违规违法等行为,可向省考试院提供有效线索,举报电话0551-63609561。
祝广大考生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发挥自己的实力,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