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也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2022年5月,安徽省宣布实施“安心托幼”工程。近一年时间以来,从全日托、半日托的多元化服务,到农忙时节探索新的托管服务路径,一个个创新举措兼顾了城乡不同家长群体的需求。全省教育工作者们以“爱心、用心、细心、耐心、放心”的“五心”教育让家长们托得安心、放心。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建设比例将达30%。
“五心”守护托得安心
4月4日,合肥海恒教育云熙园幼儿园,老师带领托班幼儿读绘本、做游戏。本报记者 程兆/摄
“汪锦一,去抽张纸来老师帮你把鼻涕擦擦。”“宝贝,大胆跳下来,老师接着你呢。”上午9:30,合肥海恒教育云熙园幼儿园托班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心地做着感统游戏,大家自动排队秩序井然。
“目前托班最小的孩子2岁4个月,现在和刚开学时比,孩子们变化非常大,很多家长都和我们说孩子回家变得懂规则会分享了。”合肥海恒教育云熙园幼儿园园长赵文玉介绍说,幼儿园今年春季开始设托班招收20个孩子。刚开始家长还抱有观望的态度,半个月后,报名人数就超过了招生数。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看到了孩子们在托班的变化,以及老师们的全心付出。“感触最深的是孩子自理能力变强了,回家会主动要求自己穿衣服吃饭。”幼儿苏平心的妈妈说,孩子平时与小朋友一起玩时合作意识也增强了,会主动分享,这些都是她最初送孩子上托班所期待的。
4月4日,合肥海恒教育云熙园幼儿园,托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体能训练。本报记者 程兆/摄
老师们的呵护让家长安心,托育的公益普惠性则让家长们感到贴心。“外面机构一个月要1100元,离得还比较远。家门口的托班一个月便宜一半。”宣城市民孙邦青说。安心托幼实施以来,宣城市通过新建、改扩建、重组等方式增加公办园数量,还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将15所民办园转为公办园。为进一步减轻家长负担,该市还出台《宣城市托育机构婴幼儿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年龄在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县级政府给予补贴。蚌埠市过去一年对五河县、固镇县、蚌山区等县区共32所幼儿园进行新建、改扩建等,以增加托班的学位,减轻3岁以下儿童父母的教育支出。
“创新”举措满足需求
4月4日,合肥市奇谷幼儿园,托班幼儿在吃午餐。本报记者 程兆/摄
近日,江苏淮安市教育局带领部分幼儿园园长一行来到合肥市奇谷幼儿园考察托幼一体化工作。精彩的托班活动和独具匠心的园区环境让考察团赞不绝口。自安心托幼开展以来,全省各地一个个创新举措满足了不同群体家长的需求。
“教师多证上岗和充满童心的美育环创是代表团感兴趣的,也是我们的办园特色。”合肥市奇谷幼儿园园长鲍瑞芳说。据了解,合肥市奇谷幼儿园于2022年10月份开设托班,是省内首批招收托班的幼儿园,并迅速成长为幼教托育的一个标杆。这里的老师们不但要有教师资格证,还通过培训考试持有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有力的师资保障让家长安心、放心。同时幼儿园还注重老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让老师们在工作中有机会不断学习锻炼,以事业留人。
4月4日,合肥市奇谷幼儿园,托班幼儿回答老师的提问。本报记者 程兆/摄
作为合肥市首家独立公办托育中心,庐阳区创和托育利用“云上+智能化”数据平台,信息化赋能科学保教的创新举措也赢得各界赞誉。“这里的孩子最小年纪是18个月、最大的2岁半。中心采用开放与立体相结合形式,创设感统训练区、体能展示区、生活体验区等区域。”庐阳创和托育园长程菊梅说。同时庐阳创和托育园还运用数据和信息化手段,了解家长所需,记录孩子成长数据,让托育更有针对性。
蚌埠市则根据家长所需开展个性化托育服务。该市把张公山幼教集团和顺分园作为独立托育园,将托班年龄范围由之前的两岁半至三岁扩大为两岁至三岁,开设托小班、托大班,接收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考虑到部分家长的半托需求,蚌埠市还尝试提供多元化的托育服务,逐步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层次托育服务,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普惠”托育对接所盼
“在‘安心托幼’方面,安徽将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3年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将全部开设普惠性托班,并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安徽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自2022年起,全省每市每年将建成2~3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每县(市、区)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到2025年,每县(市、区)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不少于1个。公办园举办的托班原则上提供普惠性服务,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园均要开设普惠性托班。到2025年,幼儿园的托幼一体化建设比例将达30%。
宿州市埇桥区直属幼儿园托班老师正陪伴孩子们做游戏。(资料图片)
目前,托育服务正在全省学前教育阶段全力铺开,满足家长所盼。据悉,合肥市2023年将新建成9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各县(市、区)、开发区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新增托位数1.6万个,各县(市、区)、开发区不少于10%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全市新增公办学位2.6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同时完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保障托育服务从业人员薪酬待遇。
黄山市今年也加大托育服务,计划新建成 2~3 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各区县至少新建成 1 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各区县不少于 10%的幼儿园开设 2~3 岁托班,全市新增托位20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440个。青阳县改造了5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80个。持续增强3岁以下婴幼儿的服务功能,加强托位数建设。目前,全县可提供托位600个,今年还将新增托位300个,有效化解了家长们托育难的困扰。
全椒县米琪儿托育园老师正带领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王德安/摄
淮北市则通过增加托位供给的方式保障民生,以“幼儿园托幼一体式”为主,“独立式”“家庭式”“企业式”“家政式”为辅,五种模式并举构建多元化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其中全市已有63家、占比17.6%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目前,全市千人口托位数3.4个。为了降低家庭负担,淮北还率先规范托育服务收费标准。公办幼儿园全日托托育费最高每生每月800元,独立托育服务机构可上浮不超过20%;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全日托托育费最高每生每月1000元,独立托育服务机构可上浮不超过20%。(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晓嵘/文 )
亳州市:幼儿园延时服务今春全覆盖
亳州市《安心托幼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日前印发,明确将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全面提供幼儿园延时服务等。
《方案》指出,要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在补足配齐公办幼儿园学位方面,亳州市将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鼓励政府收购民办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幼儿园。亳州市还将利用空置厂房、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幼儿园。同时,鼓励普通高校举办公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支持民办幼儿园普惠发展,通过奖补等方式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
亳州市将全面提供幼儿园延时服务,坚持延时服务公益普惠,保障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幼儿园要结合现有资源和幼儿发展水平,“一园一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规律,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服务活动,不得借延时服务开展“小学化”教学,不得开展营利性活动。
2023年春季学期,要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家长按时“接娃难”问题基本解决。
《方案》强调,要落实收费政策。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办园成本等因素,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汝平)
休宁县:农忙季节托管服务解难题
为解决农忙季节家长照看小孩的后顾之忧,休宁县在幼儿园全覆盖开展延时服务基础上,探索农忙季节托管服务路径,又出台农忙季节幼儿园托管服务办法,满足农忙时节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特殊需求。
优化农忙托管服务模式。全县幼儿园根据学位情况招收2周岁和农忙季节短期插班幼儿,以单独增设托班或混龄编班方式开展保教工作。在正常延时服务的基础上,农忙时节增设早间托管服务,试点期间不收费,所需相关费用由县教育局统筹解决。
简化农忙托管报名流程。参加早间托管服务由幼儿家长自愿提出申请、幼儿园审核登记汇总、签订托管服务安全责任书后即可接受早间托管服务。幼儿园根据参加托管服务的幼儿人数,合理安排场地和班级,配备保教、行政值班等人员。
细化农忙托管服务举措。县教育局成立农忙托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幼儿园农忙托管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幼儿园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方案,开展政策宣传和对象摸底,统筹安排落实相关场所和师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办园行为。
目前,首批已有800多名幼儿家长登记报名参加早间托管服务,部分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也已陆续实行早间托管服务,“安心托幼”农忙季节的托管服务受到广大家长欢迎。 (项雪华)
瑶海区:普惠托育让更多群众受惠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合肥市瑶海区马岗幼儿园就推出了安心托幼延时服务,服务内容从室内到户外,从动手到动脑,既有艺术创想,也有趣味搭建和户外攀爬。
马岗幼儿园的安心托幼服务只是瑶海区“安心托幼”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瑶海区积极推进“安心托幼”工作,积极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开设托班,实现“托幼一体”,并在全区幼儿园开展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尽全力满足双职工家庭的托幼需求。
截至3月底,瑶海区共有48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占比33%,超额完成2023年不少于10%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任务。目前,在托幼儿人数366名。
瑶海区推动建立多元导向的市场参与格局,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举办非营利性托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场所等资源举办托育机构,形成较多面向社会大众的普惠托育机构,让入托群众得到普惠,增加群众对托幼服务的满意度。截至3月底,全区共有66家托育服务机构,其中48家为托幼一体化,18家为独立设置的托育机构,全区共有托位数2950个。
为一步提升群众对安心托幼行动的知晓率,幼儿园均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心托幼行动”项目点标识牌,并组织教师志愿者团队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解读“安心托幼”行动政策。(李荣荣)
蜀山区:“安心托幼”超序时推进
在蜀山区的合肥市将军岭幼儿园里,一个个用木块、树枝、石头等材料做成的小厨房、生态种植地、快乐涂鸦区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在用沙池、绿树与军事野战游戏活动巧妙结合打造的呼啦墙、攀爬区和小剧场里尽情撒欢。在合肥市建设幼儿园,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托班的“半日班”、“亲子互动班”等。合肥市仙霞幼儿园则构建“Wan”课程,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关注每个孩子独特个性发展。实施“安心托幼”以来,合肥市蜀山区共计提供托位已超千个,超序时进度完成任务。
据介绍,幼儿园延时服务是蜀山区“安心托幼”一项重要内容,区内各公办、民办幼儿园,在下午正常离园后,延时服务至18时。同时,在延时服务中融入幼儿的德智体美劳课程,采用有趣的互动形式,让幼儿在开心游戏中度过这段时间。随着“安心托幼”行动的深入推进,“幼有所托”成为惠民常态。此外,蜀山区还不断扩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以公益普惠为导向,丰富幼托服务内容和质量。
2023年合肥蜀山区将全面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与卫生部门对接,完善托育机构备案制度,加快备案办理进度,积极鼓励有条件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同时稳步提升延时服务的质量,丰富延时服务的内容,制止小学化教学行为,加强对营利性活动的监管。(蔡竹平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晓嵘)
金安区:“托幼一体化”破解带娃难
近日,六安市金安区聚焦入托难、入公办园难、按时接娃难等难题,快速行动。制定工作方案,丰富宣传形式,开展实地调研,落实保障措施,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政策导向“解民忧”。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计划新增托位900个;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新增公办园学位18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以上;全区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
强化宣传“赢民心”。坚持“广覆盖、保常态、求精准、重实效”原则,把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保障措施、详细解读、进展情况等作为宣传重点,做好常态化、多样化、全覆盖宣传,努力营造“点面结合、协同有力、一体推进”的宣传局面和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
实地调研“察民情”。深入申报开展“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开展托位供给情况调研。了解幼儿园有无配备符合2~3岁年龄特点的用具、游戏材料、家具;了解幼儿园服务范围内现有人口及变化趋势、现有学龄人口及变化趋势,以及0~3岁幼儿家长当前的需求状况。初步确定35所幼儿园于2023年实施“托幼一体化”项目改造,计划提供托位790个。
要素保障“惠民生”。持续落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办法,指导托育机构按标准配备照护服务人员。 (陈清林)
“四心”合一,构建“安心托幼”良好生态圈
■ 胡连峰
我省“安心托幼”行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战略部署的安徽举措。实施让幼儿开心、让家长放心的安心托幼行动,需要政府机关、托幼园所、专家学者、社会民众四方同心勠力、四心合一构建支持托幼事业发展的社会生态圈。
实施“安心托幼”行动,需要政府机关的“决心”,真抓实干。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解决“托育难”,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以解决“入园难”,全面提供幼儿园延时服务以解决“接娃难”,这些难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进一步完善落实财政补助政策、明确规范各项收费政策以及强化各类要素支持保障,形成“政府机关搭台、托幼机构唱戏、高校社会多方参与、婴幼儿家庭获益”的良好局面。
实施“安心托幼”行动,需要托幼园所的“精心”,提质增效。托幼园所是实施“安心托幼”民生工程的主战场,是办人民满意托幼教育的核心机构。托幼园所应精心安排各项保育活动,确保实施高质量的托幼教育。托幼园所要精心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质量专业化托幼教师队伍;要开发一批适宜婴幼儿年龄阶段特点、个性发展特点、教师保教特点、社会历史文化特点的高质量园本课程体系;要营造一个满足婴幼儿游戏、探究、体验的高质量保教环境。
实施“安心托幼”行动,需要专家学者的“尽心”,求实创新。托幼教育事业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对较少,这对我国从事托幼教育的专家学者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专家学者要有创新意识,发展全球视野,坚定实践与理论创新信念,努力提出更多托幼原创理论;要有问题意识,瞄准托幼发展需求选择研究课题,着力破解托幼事业创新发展难题;要有服务意识,强化智力供给,为托幼事业的发展分忧解难尽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托幼事业的园地里,助推我国托幼事业跨越式发展。
实施“安心托幼”行动,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协力共进。作为新事物的托幼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广大民众要以包容、鼓励和帮助的心态对待托幼事业,为托幼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宣传机构要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广泛传播托幼先进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大力宣传发展托幼事业的重大意义,积极挖掘推广各地托幼教育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托幼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