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教育客户端讯 近年来,安徽省歙县针对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大学前教育投入,采取“四优化”举措,切实提升托幼保育水平,助推“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形成了“幼儿开心、教师专心、群众放心”的良好态势。
优化公办幼儿园布局,严格落实生均财政补助,解决“有园上”问题。歙县不断优化幼儿园布局,坚持系统规划、分布实施,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制定出台“十四五”城区教育布局规划,统筹推进练江、问政、宾虹等10所公办园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普惠幼儿园覆盖率。目前,城区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开展以来,新增城区公办园学位990个;全县28个乡镇每个乡镇均有1—2所公办幼儿园,满足乡村托幼需求。积极发展托育服务,全县开设托班幼儿园占比达28.6%,并在黄山市率先成立首家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严格落实省定幼儿园(含普惠性托班)生均财政补助和延时服务补贴,确保资金及时精准到位,持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优化幼儿教师编制配置,动态调整幼儿园教师用编,解决“有人教”问题。按照幼儿师生比和“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相结合方式,歙县不断优化幼儿教师编制配置,根据每年幼儿学生数量变化情况,在总量范围进行优化调整。目前,全县公办幼儿园总编制达418名,在编教师260人,2023年新招聘幼儿教师36名。同时,通过小学教师临时转岗幼儿园等多途径补充幼儿园师资,不断解决幼儿园“有人教”问题,切实强化“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师资要素保障。
优化幼儿延时服务过程,提升延时服务吸引力,解决“接送难”问题。“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实施以来,歙县所有幼儿园均开展了延时服务,并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目前,全县参加延时服务幼儿占比为60.8%,幼儿放学时间跟家长下班时间相一致,有效解决了幼儿家长“接娃难”的问题。全县幼儿园持续优化幼儿延时服务课程,紧紧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开展了以趣味阅读、科学发现、手工绘画、儿童舞蹈、户外运动、趣味游戏等服务活动。同时,注重园本服务课程的开发,开展了如扎染、陶艺、足球、主持演讲、地方戏曲、稚趣童耕等服务活动,深受孩子喜爱。
歙县是山区库区县,结合“茶区广、茶农多、茶季忙”的特点,今年春季率先开展农村幼儿园茶季免费“早托”服务,茶农可以将幼儿提前送到幼儿园,幼儿园安排老师开展早托管理服务,上半年参加早托幼儿近2000人,占农村幼儿总数的47.8%,促进了茶农增收,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优化教师素养提升路径,保障幼儿园托幼水平,解决“优保教”问题。一是招聘一批,近两年来,歙县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多名幼儿专任教师,并对次年即将开园的幼儿园,采取头年先招、先行上岗实训,确保幼儿园教师质量。二是转岗一批,动员鼓励乡镇学校小学教师中具有幼教资质、愿意奉献幼教事业的,报名到当地公办幼儿园任教。三是全员轮训,县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系统规划、分布实施、全员轮训,对全县幼儿园教师开展普遍性培训,为在岗幼教老师素能提升畅通渠道。四是教研促进,切实发挥幼教集团、幼教学科教研组作用,组织开展“青蓝结对”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设计、区角活动设计等技能大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五是政策激励,根据幼儿园教师编制调整情况,优化公办园教师岗位结构,拓宽岗位晋升通道,提高幼儿园教师工作积极性。
“歙县将进一步深入摸排分析群众需求,精心谋划排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暖民心行动各项要素保障,为促进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歙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 吕培根 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