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无偿献血6次,累计献血量达2100毫升;从2016年至今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800毫升......一串串数字背后是青年的热血与担当。日前,安庆师范大学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2018级的两位学生方泽兵与鲍晨辉在安徽省2021年“无偿献血公益之星”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高校学生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和“高校学生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入围奖”。
热衷公益,用热血传递爱心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2)班的方泽兵清楚地记得2018年4月1日自己第一次去献血的心情,“当时内心紧张而又忐忑,同时也很兴奋激动。”方泽兵表示,医院每天都需要大量血液,能通过无偿献血帮助他人也是一种贡献。
热衷于公益类活动的方泽兵,除了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善行一百”、投身于2020年安庆市迎江区抗洪抢险的全过程、在突发事件后急需用血的关键节点发挥“一臂之力”......作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老成员,他始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贡献青年力量,传递温暖爱心。
行善积德,用行动点亮生命
“第一次献血经历印象最为深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8(1)班的鲍晨辉坦言,自己18岁之前已经有了献血的想法,但是由于年龄限制未能如愿。2016年6月,刚刚年满18岁的鲍晨辉送给了自己一份“特殊”的成年礼物——参加无偿献血。第一次献血后,他就决定将无偿献血坚持下去,“献血对自己来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能帮助别人甚至能挽救生命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鲍晨辉说。
同时担任学校国旗护卫队队长和国防教育示范班副班长的鲍晨辉,在日常生活中也积极地用行动肩负使命,勇于担当。“许多人对无偿献血抱有偏见与误解,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之前也是认为献血会伤害身体,其实恰恰相反,献血有利于体内血液的更新,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鲍晨辉一直用实际行动鼓励他人参与无偿献血等有意义的活动。他表示,献血能够为急需用血的人们提供帮助,是一种行善积德的行为。
“与无偿献血上百次的人们相比较,我们所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对于此次在“无偿献血公益之星”评选活动中荣获奖项,方泽兵与鲍晨辉均表示比较意外,但这份荣誉也是对他们参加公益活动的一种鼓励,以后会继续坚持无偿献血,努力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刘梦瑶 林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