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琼说:“朱士兵作为一名残疾人,本应是受到关照的对象,却以一颗博大的爱心反哺社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古城寿县新城区,有一家坐北朝南的“寿州厨艺”饭店。这家饭店的经理就是李琼部长口中的朱士兵,他是一名失去左腿的残疾人,他还有一连串社会身份:淮南市肢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寿县肢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寿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淮南红十字会朱士兵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基金)发起人。
朱士兵用双拐撑起了自强不息的人生,用双拐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撑起一片爱的晴空。在寿县,他是当地名人,他18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左腿,可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走上了致富路。本应被他人关怀和帮助的对象,却一腔热血扎入公益服务事业。做了20多年公益的他,服务和照顾的对象多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用他的话来说,“我是个残疾人,我更能理解残疾人的不易,我能多帮助一点是一点。”作为从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草根”青年,朱士兵天性善良、懂得感恩,认为自己家庭和事业的成功,都是社会各界关爱帮助的结果,他把这份关爱化为回报社会的动力。朱士兵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积极帮扶弱势群体。早在1992年经商的时候,他就经常为孤寡老人捐赠衣物,多年来成为一种习惯坚持不辍。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朱士兵先后捐款6000元,为灾区人民献上一片爱心。2010年至今朱士兵长期为肢体一级残疾人韩兵送去财物,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更激发他勇于面对生活的信心。类似这样的好事,朱士兵一年到头不知要做多少件,认识他的人都喜欢称他“古城好人”。
朱士兵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发动大家一起来,才能把社会公益事业做得更好。”带着这样的信念,2017年7月,朱士兵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走进淮南市红十字会,申请成立志愿服务队和爱心基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2017年8月至今,朱士兵带领志愿者们的爱心足迹踏过寿县20多个乡镇和淮南市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以及凤台县城关、桂集镇等地等地区,为特殊困难群体和个人送去温暖和关爱。累计筹资捐助款物300余万元,影响、带动2000多人次参与。
单腿叔叔,用爱温暖学子心。“谢谢朱叔叔又给我送来了爱心款,这几年全靠朱叔叔和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忙,我才能继续上学,圆了我的大学梦……”寿县板桥镇孝祠村的李亚新怎样告诉记者。淮南市红十字会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后,朱士兵也设立了助残助学项目,旨在帮助那些因残致贫家庭里上学的孩子完成高中乃至大学学业。李亚新就是被援助的第一人,她的父亲在2003年因脊椎受伤造成下肢瘫痪,家庭陷入困境。2016年,李亚新上高一,因为学费,李亚新的父亲愁容满面,朱士兵知道后,立刻把李亚新纳入助残助学项目中,这一帮就是5年。
2018年3月16日,寿县心连心志愿者协会成立,朱士兵当选会长。协会成立后的短短两个月,他慰问重度残疾人、贫困大学生等5户共5000元,为迎河镇3所小学送去国学读物3500册。端午前夕,朱士兵捐赠寿县三觉镇、板桥镇、双桥镇、涧沟镇、凤台县城区、凤台桂集乡、淮南市蔡家岗等地2名贫困学生和5户特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每户2000元,送去粽子、色拉油、饮料等慰问品价值6000元。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朱士兵拄着双拐、四处奔波,募集善款9万元购置消毒液、口罩等物资送往寿春镇各防疫卡点。以实际行动为寿县“零”疫情做出了贡献。2020年夏天,寿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朱士兵发动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为防汛一线官兵、干群送去6.5万元的慰问物资。
2016年朱士兵当选“淮南好人”,2018年他被淮南市红十字会评为“优秀队员”“优秀队长”“淮南市红十字会十佳服务标兵”,2019年11月他当选为“安徽好人”,2020年他当选“寿县第五届道德模范”、被评为“优秀抗疫志愿者”。
黄山市校校通融媒体工作室 张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