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安公益总评榜系列访谈——王作方: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抱之以歌。”1999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王作方高位截瘫,重度残障,当时两个儿子还很小,爱人没有工作,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坍塌,不但让家庭生活面临巨大困难,还要筹钱治疗,两年下来伤情依旧,却债台高筑,使整个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为了让两个儿子不至于辍学,王作方受伤在床上躺了四年后,毅然决定重新“站起来”。经过认真的思考,2008年远离故乡来到合肥,开始谋生。天道酬勤,经过王作方的努力,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春去秋来,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在这十几年中,王作方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他希望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尽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在朋友的感染下,王作方开始了他的公益之旅。2017年8月份和北城的几位残障朋友一起成立了非盈利性民间公益机构“濛河社区爱心助残协会”,大家一致推荐他担任机构负责人。从此王作方全身心地投入到残障公益事业中。“濛河社区爱心助残协会”成立近五年的时间,在濛河社区指导下,团队日益壮大,在王作方的带领下做了很多“助残济困”、和“无障碍倡导”的活动。

“志愿于心,奉献于行。”因为自己是残疾人,王作方深感残疾人的艰辛和不易,正是这份感同身受让他在助残扶残的道路上一直前行。自从成立爱心助残会以来,他凭着一颗炙热的心和对残疾人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助残扶残的道路上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经常组织策划大型公益助残活动,如,“残障人士法律讲座”“迎接十九大  唱响中国梦”“中秋节慰问双墩镇敬老院”“调研体验快速公交一号无障碍公交车”“考察调研合肥地铁一号线无障碍设施”“纪念改革开放40年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传承雷锋精神 扶残助残送温暖”“ 情系雷锋月,爱洒三月天”“阳光首届残障人士歌舞大赛”“调研考察合肥北城高铁站无障碍环境”“自强互助  助残济困”“2019年端午节慰问濛河社区困难残障人士和困难老人”等爱心助残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承办濛河社区“心手相连”助残项目、2021年王作方带领团队与合肥北城儿童康复中心合作,承接了“阳光下的天使”残障儿童社会融入项目等,这些活动在合肥北城地区,乃至合肥市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赢得了当地残障朋友的好评。

2020年,以濛河社区“心手相连”助残项目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理发、按摩、体检等免费便民服务,并为辖区内10户残疾家庭进行帮扶慰问,为他们送上米油等生活物品。“一开始成立‘爱心助残协会’是想通过这个协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树立生活希望。现在爱心助残项目在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融入到社区居民生活中,辐射范围更大了。”王作方说道。濛河社区“心手相连”爱心助残项目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等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15次,参与1900余人次。该项目濛河社区“心手相连”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在2020年度长丰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光荣称号,濛河社区也因此获得了合肥市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3日,濛河社区爱心助残协会和安徽阳光合肥北城分中心联合主办“扶残助残·携手圆梦”爱心助残义演活动。义演的表演人员全部来自于濛河社区爱心助残协会。残疾朋友们在舞台上唱响红歌,歌颂祖国,整场演出精彩纷呈,节目形式多样,舞蹈、独唱、器乐、合唱等轮番上阵。精彩的表演,传递着向上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王作方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悲观的残疾朋友走出家门,展现我们残疾人顽强拼搏的一面。”

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王作方在公益事业中做出的奉献得到了残障朋友和组织的认可,在爱心付出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荣获濛河社区2018年度最美志愿者、2019年度荣获双墩镇文明家庭、2020年双墩镇最美志愿者称号、2021年合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在王作方的带领下,濛河社区爱心助残协会荣获2020年濛河社区优秀社会组织者荣誉称号等。

“我们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社会奉献一份力。”王作方始终以自己的热忱和爱心尽己所能,矢志力行奉献,搭一把手,出一分力,发一分光。“无我”奋斗,奉己为民。以奋斗之姿,为民之情,用实际丈量,用行动书写,用毅力坚守,在新征程之路上焕发别样光彩。

黄山市校校通融媒体工作室 夏智唯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安徽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爱心,社区,顽强拼搏,助残,残障

校园

党建

大学

花季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