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法拉第的名言,也是裴盼盼坚持志愿服务的信条。裴盼盼,安徽科技学院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但却有着相较于同龄人不普通的一面。2019年入学的她,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达 400 小时以上,自入校时便注册成为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在把自己绝大多数空闲时间用于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带动着身边的同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当问起她坚持志愿服务的原因时,她这样说道:“想要做更多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情,为自己的大学留下美好的回忆甚至是人生难得的回忆。”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右一)
志愿者,对裴盼盼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一种责任。她曾多次前往敬老院陪伴、关爱空巢老人,为他们带去欢声笑语,带去社会关怀,让他们感到不孤单;长期志愿为社区困难家庭、孤残家庭子女辅导功课、上英语口语课,让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在课外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开拓视野;志愿摆放共享单车,按照单车品牌分类一一摆放好,为改善城市交通,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为蚌埠街道添加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参与疫苗接种活动,维持现场秩序,引导同学们有序接种疫苗,疫情爆发初期,在 家乡社区参与志愿活动,抗击疫情……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里她充分感受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喜悦与温暖;但也常常会遇到坎坷,在做志愿宣传的时候,有时碰到不解的路人,会质疑活动的目的,或是觉得这群学生的志愿活动只是装装样子,在近似刁难的一连串问题下,裴盼盼也会感觉到被误解的无助与犹豫,但是她相信,很多时候遵循本心去做就不会有这些犹豫不决,“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而且是和志同道合一起的人一起这样的感觉就会抵消很多。”同伴之间的支持,也为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裴盼盼背后还有着父母坚实的后盾。当记者问起家里对她志愿服务的态度时,她对父母的支持倍感自豪,“疫情爆发的时侯,当时正好刚过春节,然后我就和社区的负责人联系参与抗击疫情的活动帮助他们排查这些工作。虽然我一开始和父母说的时候他们有些犹豫,但还是选择支持我,很多时候我做这些事情他们都觉得挺自豪的!”
2020 年 7 月,裴盼盼曾参与家乡抗洪防汛工作,在防汛一线她成为了“守坝者”中的一员,跟随政府防汛人员定期巡坝观察河流、水库水位变化,一起巡堤查险,及时掌握防汛形势;在防汛后方,她又成为了“保障者”,为了让当地群众准确了解防汛形势,做好生命安全保障措施,在街道中积极分发、张贴抗洪宣传单。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她跟随政府防汛人员参与当地政府统计、搬运和分发救援物资工作,给受灾群众带去了温暖。用自己一份份微小的力量同大家为风雨之中的淮河大堤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钢铁长城。
志愿服务,青年先行。“我从未想过能做多大的事情,只想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帮助服务他人,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价值。吾愿中国青年,在时代重担之前, 无论以何种形式都能够迈步而出。独有一言,愿献于君者,曰:行。”
黄山市校校通融媒体工作室 施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