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安公益总评榜系列访谈—— 陈慧飞:普通的社区公益人 不普通的公益梦

2022年3月中旬,安徽省铜陵市出现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那段时间,我负责的小区有病例。小区整体管控,有一栋楼封控,社区人手不足,我就组织了志愿者招募,小区里的居民都特别积极,光我所在的小区,就有差不多100人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铜陵市新城办事处湖滨社区的社区工作者陈慧飞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当时的封控楼需要24小时值守,志愿者们就组织了排班,女同志白班,男同志晚班,确保没有疏漏。”

参加疫情防控时,陈慧飞身着防护服

铜陵市为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兼职社工陈慧飞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投身于社会公益。在大学期间,陈慧飞参加了学校勤工助学协会公益部,尽己所能帮助家庭困难同学,同时,她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前往敬老院、孤儿院等参加公益活动。大学毕业之后,陈慧飞进入社区工作,坚持立足自身岗位,扎实履职尽责,始终坚持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陈慧飞还是铜陵市为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通讯员。自2018年在担任通讯员工作以来,陈慧飞认真撰写各类新闻报道30余篇。她的新闻报道,先后在安徽网、铜陵日报、凤凰网等媒体发表,这也给她进一步履行好通讯员的职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素养,鼓足了信心和动力。在铜陵市铜官区新城办事处“丹心学党史,翰墨抒新城”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中,陈慧飞的作品荣获二等奖。

对于宣传报道工作,陈慧飞多年的宣传报道经历给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觉得首先要脚踏实地开展好活动,有真实的活动事件了,才能有写的素材。还有平时要多学习交流,看看其他人的宣传报道。”

“防疫工作(疫情摸排上报、卡口值班、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文明创建工作(志愿服务、志愿者管理、群众活动等)、社会事务(计划生育、就业、医保、居民调解等)、民政工作(老年人、残疾人、社会救助等)、党政工作(党员、共青团等),”谈到自己的日常工作,陈慧飞一下子想到了许多方面,“我参加社区工作,基本啥都干。”

湖滨社区“四点钟课堂”,是铜陵市为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的公益项目。陈慧飞积极地参与进了这次公益项目。湖滨社区“四点钟课堂”一共为辖区的39个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了服务,共招募志愿者26人,活动时间共计7个月。

在此次项目中,陈慧飞总共组织和开展儿童节、端午节、母亲节、防震减灾演练、环境日、参观科普展等活动13次,为家庭困难儿童的课后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每次活动结束后,陈慧飞也都会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湖滨社区“四点钟课堂”项目实施以来,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和儿童的欢迎。在体会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热爱学习的态度,看到家长们欣慰、安心的笑容后,陈慧飞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暖意,她下定决心,要继续组织好这项活动,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知识,为更多的家庭带去公益温暖。

虽然自己的收入不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陈慧飞热心地参与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月捐计划,每月向云贵地区的乡村儿童捐赠100元人民币;同时,又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计划,每月向基金会捐赠150元人民币。陈慧飞以此为有需要的孩子们献出自己真挚的爱心,她还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月捐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计划都差不多2年了吧,”陈慧飞思考了一会儿,“中国扶贫基金会月捐计划是连续参加了23个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计划是16个月。”

在家中,陈慧飞孝敬老人、和睦家庭,2020年,她的家庭被铜陵市铜官区妇联授予“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对于自己走在志愿公益道路上的这些年,陈慧飞说:“感觉自己就是做了很普通的事情,能做的还有很多,有很多志愿者的付出和他们所做的事情真的让我特别感动,我还要继续努力,做好对社会有益的普通社区工作者。”

黄山市校校通融媒体工作室 高学满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安徽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公益,社区,普通

校园

党建

大学

花季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