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小记者实践心得11篇 | 走访合肥市气象局

2021年3月27日,新安晚报小记者团队一行40多人开启了牛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合肥市气象局。

在多多老师和瓜瓜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及其家长9点开始跟随气象局的专业讲解员、台长及其他工作人员先后进行参观气象科普馆、观赏气象科普片、真人体验暴风雪、台长工作室学习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小记者及其家长们个个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一边竖着耳朵听,一边麻利地在随身携带的小记者专属记录本上记录,遇到不清晰的地方还会积极举手提问。两个小时下来,大家个个精神饱满,大呼过瘾,下次还要来,有的小记者直接要预约下一场社会实践,毕竟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新安晚报小记者工作组也会不断为大家整合社会各界优质资源,为小记者们提供越来越优质的实践课程。

大家一起来看看小记者们的实践心得吧。

1、兴海苑小学,陆欣言

今天,春光明媚,暖风习习,我们新安晚报小记者迈着轻松的步伐,带着一颗颗热爱探索的心,走进合肥市气象局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你们知道世界气象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哈,答案是3月23日。据气象局的台长叔叔介绍,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后来,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纪录片,里面讲解了很多跟海洋和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现象及它们的形成原因,有洪水、冰雹、龙卷风、台风、海啸等等,我吓得差点晕了过去。看到干旱至裂开的土地以及枯萎的庄稼,我心痛不已。

那么,要想预防这些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我们应该不随地扔垃圾,不把垃圾扔进水里,不在河里洗衣物,不将工业残余废料排放到江河湖海,因为一切流进水里的废弃物,最终将奔向大海,污染了海洋。同时,我们还要多多地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台长叔叔说,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海洋里大量的水资源为调控地球的气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保护海洋不受污染。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大海由我们共同守护!

2、菁菁小学,朱旭

气象局,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政府部门。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合肥气象局跟随新安晚报小记者们进行参观,我知道了闪电、泥石流、台风、海啸、龙卷风、火灾、洪灾等气象现象的产生原理。

专业人员还给我们看了一部影片,里面讲述了许多严重的气象灾害现象。我觉得最危险的是台风,因为台风分为12级,当第12级台风来临时,所有的房屋、汽车都被卷到空中,给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我们又到了三楼,台长跟我们讲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赤道太平洋,是由海洋专家厄尔尼诺发现的。厄尔尼诺是指海洋温度逐渐上升,使西部变冷东部变暖的现象。

我们又看了一部纪录片,它的主题是海洋。它告诉我们海洋正遭受着人类的破坏,让我们好好保护海洋。还有天气预报怎么制造出来的?是根据通讯卫星、大数据、计算机整理出来的。

不知不觉中参观就要结束了,但气象局参观的内容仍在我脑中。这次小记者走进合肥市气象局活动让我知道恶劣天气的危害。让我们齐心协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3、屯溪路小学,阮文琪

什么是天气呢?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想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请跟我和其他的小记者们一起走进合肥气象局吧!

首先,气象局讲解员阿姨,带我们来到气象局科普馆一楼,向我们介绍了为我国气象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我们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认真的看着他们的事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增强本领,长大为祖国、为社会做出像他们一样的伟大贡献。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四楼,气象局讲解员阿姨,先为我们播放了一段叫厄尔尼诺的视频。然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合肥气象局的台长叔叔讲解的催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人工降雨,他讲得详细而生动,我们被深深的吸引了,听得津津有味。通过站长叔叔的讲解,我们对气象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觉就到了回家的时间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站长叔叔和讲解员阿姨!还期待着下次再来噢!

4、杏林小学,叶佳鑫

天有不测风云,变幻莫测的天气很奇妙,今天我作为新安晚报的小记者有幸参观了合肥气象台。多多老师告诉我们这可是疫情以来气象台第一次在休息日对外开放哦。

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预测天气的吗?雨、雪、冰、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世界气象日又是哪一天呢?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吧!

一上来台长叔叔就问我们:“世界气象日是哪一天?”我们回答:3月23日!“那大家知道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什么吗?”大家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接下来经过气象员阿姨和台长叔叔的讲解,我了解到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是通过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来收集数据,这些设备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监测网,它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同时进行探测,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大气变化,获取最新数据,每天国家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制作出不同的基础天气图,通过网络卫星发送给各地预报台站,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无论是天气学方法,还是数值预报方法,或者是其他预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台长叔叔笑着说:”有时候天气预报不准,总让我们背黑锅,但是更多的时候天气预报还是很准的,但是大家一般都会记住我们不准的时候。”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通过视频学习我还知道了:海洋是风雨源泉,是全球气候和天气主要驱动力的策源地,孕育了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台风热带气旋活动等,催生了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调节器,海洋、湖泊、河流里的水分蒸发以后变成水蒸气升到天上,水蒸气聚在一起,变成云,云里面夹杂着许多小水滴,当许多的小水滴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下雨,如果在当时的天气正好非常寒冷的时候,那么小水滴便会,在降落的过程中变成小冰晶,形成雪。当许多小冰晶聚集在一起落下来的时候就成了冰雹。

通过我的讲解现在你们觉得神秘的天气是不是不再那么神秘了?最近几年,冰川融化,山洪暴发,全球变暖,对我们的环境危害很大,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5、兴海苑小学,汪子彤

你知道世界气象日是哪一天吗? 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咱们合肥近六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多少吗?今天,请跟着我去合肥市气象局一探究竟吧!

今早,我们在新安晚报多多老师和瓜瓜老师的带领下,早早地来到了合肥市气象局。老师领着我们去了气象科普馆,之后排队体验了VR暴风雪。我们戴着眼镜走过一座木桥,大地白茫茫一片,狂风暴雪,一抬头悬崖边就有巨石滚落下来,踩着摇晃的木桥,真是吓出了冷汗。我心想,只有我们爱护自然,才能不让老天“生气”。随后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我们要多多关注气象,爱护自然。

随后我们到了四楼。台长给我们看了视频,并详细讲解了天气预报的来历。原来是用卫星收集气象资料,再用计算机按照特定的计算公式推算,最后作出气象预报图,让预报员播报出来。我们天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原来是有这么多道工序啊!我不禁暗暗佩服这些气象工作者。天气预报对农作物的生长,农民伯伯的劳作等都非常重要,难怪马虎不得。

我们还看了从1952年到2018年咱们合肥市的平均气温也在逐年上升。每六年一统计,从14度上升到18度,平均每六年上升0.5度。这说明全球变暖就在这样悄然无声地继续着。我们真的要采取行动。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不要停留在口号,真的要行动起来。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能改变地球的未来。从你,从我,从大家做起。

6、临泉路第一小学,陈永琪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上的风雨雷电都是常见气象现象。

大气层的水汽饱和就会形成小水滴。云又是怎么来的呢?哦,原来天上的云是由成千上万的小水滴和小水晶组成的。云其实和电很相似,电的上面是小水滴和小冰晶,而下面是电雷叉,而电雷叉里面的能量超出范围时,天空就会电闪雷鸣,电闪雷鸣容易引起大火。台风会把所有的东西卷到天上,紫外线是我们的隐形杀手。小水滴会形成水滴,水滴过量会引发暴雨,暴雨又容易引发洪水,洪水发生的时间过长就会引来泥石流,泥石流又会引起台风,台风又容易带来龙卷风,最后导致家家户户的巨大损失。

天上的雨源自海洋的水,海洋是风雨的源泉。海洋让地球下雨,并让地球不至于一直冷或一直热。那么,如何人工下雨?以前我们用火箭、飞机撒干冰。但现代我们用的是碘化银。

同学们,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保护海洋吧。

7、兴海苑小学,杨子晗

今天,我去合肥市气象局参加新安晚报小记者实践活动,我学到了我以前没学到的东西,我知道了干旱、冰雹、暴风雨等,我还知道了为什么会下雨,是因为许多水蒸气组成小水滴,大量小水珠形成云,云中小水珠到达一定质量就会下落至地表,这就是雨。

还有,每年的世界气象日是3月23日,今年的气象主题是海洋世界。天气预报大家都会看,但有时候不会那么准,但准确率也是很高的,所以不用担心天气预报不准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她,不乱扔垃圾,不乱砍伐树木,节约用水。小朋友们爱护地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8、兴海苑小学,杜晨曦

2021年3月27日,我去气象局的时候,我们去了桥上,就是把自己想象成正在过桥的人,然后,我们又去看了电影,在看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不能砍树木、不能乱扔垃圾、不能在干净的水里洗衣服,要不然,水里的鱼虾都会死掉,浮在水面,散发出臭味,会污染大自然,这样的话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然后,台长带我们来到会议室,台长带我们看了两个小短片。从第一个短片里我知道了雨滴是由无数个小水滴组成。从第二个短片里我知道了如果是一直下雨的话,可能会引发台风,台风会把我们的房子、车等都会吹过去,我们会有生命的危险。一直下雨,海面上的水过多,就会流到陆地上,我们也会有生命危险,这样的话,我们的家园就会被海水淹没。

9、临泉路小学,彭琳雅

天有不测风云,有很多时候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好奇云是怎样形成的?风雨天气会对人类有哪些伤害 ,今天就要我来为大家解答吧!

其实云的形成要从小水滴和小冰晶说起,当小水滴和小冰晶上升,随着尘埃,遇到了酸碱类的物质,就形成了云。那么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它和云形成的原理是差不多的,当大气层的水温饱和,就会变成小水滴,他们不断上升,遇到了冷空气,好几十万个小水滴凝聚在一起,才能变成一粒雨滴。

可是雨有好处也有坏处,有时长期干旱的地方下了一场雨人们生活就会变得好转起来,可是如果这个地方气温本来就很潮湿,加上长期下雨,就会引起暴雨,暴雨就会引发洪水,如果有了洪水,洪水有时还会伴随着泥石流一起袭来,这样就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害,不仅仅是对人类的财产还有身心方面。

最近几年天气变暖成为了人民比较关注的话题,为什么会全球变暖呢?那是因为紫外线变得越来越多,就会引起南北极的冰川和河流化冻。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有时自己的一个小举动会给地球的未来带来很大的灾害!同学们,3月23日是国际气象日,希望大家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砍乱伐,不乱扔垃圾,这样地球就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10、芙蓉小学,伊静璇

今日,气象局之旅,我收获颇丰。

首先来到二楼,专业的气象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入雷电隧道。这是一条对现实生活中的雷电进行真实模拟的隧道,我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感受着“雷电”的轰隆声,仿佛置身于真正的雷电风雨之中。出了隧道,我们还认识了一些有名的气象学家,如:赵九章、竺可桢……

来到四楼,我们进入会议室,台长给我们观看了气象视频,并且向我们介绍了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我知道了原来可以通过监测、计算机数字模式计算等等方式。

原来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海洋是气候调节器,可以吸收热量并分散到世界各地,我还懂得了厄尔尼诺现象……

通过这次气象局之旅,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增长了见识。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11、民生小学,王鹏飞

大家好,我是一名气象解说员,名叫王鹏飞,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些自然灾害现象以及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现象。

我想有一些小朋友应该知道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说到气象,许多恶劣的天气会对人类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我仿佛看到了龙卷风刮走了许多房子和汽车、洪水把整个城市都淹没了、干旱让人们和植物失去了生命,还有紫外线也是人类的隐形杀手。而我并不怕这些自然灾害,因为我植树节植树,让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不在干净的水源里洗衣服,不污染水资源;不乱扔垃圾,污染环境。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方法来预防自然灾害。

还有一个方法,如果你想知道,就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肯定知道海洋占了地球面积的71%,陆地占了29%,也就是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但是海洋的温度一直在增加,许多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但是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想到了方法。人们通过太空上的人造卫星观察大气层的变化,再用计算机计算出明天的天气,这就是天气预报的制造过程。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来准备明天需要准备的东西。有一些小朋友会问我,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不准呢?因为报道的时间跟我们所在的时间不太一样,所以才导致不准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也会越来越高。

好了,今天的解说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见,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新安晚报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每周至少约一场,记得成为小记者会员享受超值课程服务,找多多老师预约活动场次哦。欢迎加入新安晚报小记者,与我们一起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用文字记录成长。优秀文字可选送新安晚报、安徽新闻网及新安晚报小记者公众号。

联系方式——多多老师:15375448072(微信和手机同号)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