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新活力,更好地服务于莲花社区辖区广大居民,合肥经开区莲花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创新,通过“微创投”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轴心”作用,引导辖区内的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居民群众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推动莲花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有效落实,逐步探索出党建引领下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工站建设,通过微项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吸纳居民骨干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的新路径。
立项微项目 搭建居民参与平台
自2022年5月17日发布微创投项目招募以来,共吸引了众多社区社会组织、居民骨干等积极参与项目申报,通过前期征集调研、申报辅导、初审及路演等环节,最终5个类别11个项目于2022年9月23日正式签约启动,涉及关爱帮扶、楼组自治、亲子教育、科普宣传、文化建设等,落地莲花社区辖区各社居委开展服务。从为老服务、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楼组自治等多方面的居民需求出发,针对辖区亲子家庭、摄影、社区居民等人群共计开展了近34场活动,覆盖六个居委会,服务近5000人次。吸纳志愿组织牵头骨干10余人,招募了近100多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服务的开展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获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同时,项目依托莲花社区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发布预告,拓宽居民了解和参与社区服务渠道。
服务进社区 丰富居民服务内容
莲花社区首届微创投11个项目落地以来,初见成效。通过“疫”起守护心灵绿码项目,组建了灵栖心理成长志愿服务队,探索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辖区亲子家庭、困境儿童提供心理支持;通过尚邻社志愿服务项目组建天天向尚志愿服务队,探索居民协商议事体系,解决小区公共垃圾堆放等矛盾;通过“益举同行 银耀生辉”、老有所驿-守护高独居老人志愿服务等项目,组建了幸福有你志愿服务队、莲依志愿服务队等救助帮扶组织力量,为辖区空巢孤寡独居高龄老人提供结对帮扶服务;通过“连心共治”——心房颤动科普进社区项目,组建青耕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健康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居民健康生活;通过记忆驿站-摄影项目,组建老枪摄影协会,开展文化建设类活动,促进居民的情感交流,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聚焦新需求 发挥微项目专业能力
通过各微创投项目聚焦新需求,各团队发挥专业能力,解决居民新需求。例如:“‘疫’起守护心灵绿码”项目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志愿者、社工的专业团队组成,就烦恼处理、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如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如何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等相关内容教育开展多场心理科普活动和持续的个案服务,服务人数超过2000人次。项目通过本次莲花社区首届微创投的支持,在社区心理服务上进行探索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方案;在与社工站双向服务转介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并达成合作共识,通过两个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成功帮助辖区青少年儿童进行了心理干预,遏制了心理情绪的继续恶化;“记忆驿站-摄影项目”由辖区内退休的叔叔阿姨组成,拍摄莲花社区“民生工程”建设,同时还针对困境家庭开展拍摄全家福的活动。“社区搭好舞台,社会组织做好协助指导,让我们安安心心地唱好这出戏。”记忆驿站-摄影项目的负责人查老师说道。通过“微创投”项目的开展,推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真正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培育新组织 优化升级居民服务能力
莲花社区以五社联动微创投项目为依托共计孵化培育辖区11余家社区社会组织。为促进莲花社区各社区社会组织成长与发展,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莲花社区组织润生社工参与微创投项目立项评审、社会组织能力培训,期间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骨干共计开展2场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服务近100人次。包含立项辅导、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等多个主题培训课程。同时专业社工针对项目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多形式规范化督导20余次,例如,“尚邻社志愿服务项目”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确定议题,建议通过业主群、上门等方式提前征集议题;“益举同行 银耀生辉”项目分工不明确,对此建立微信群,明确分工。通过督导培训,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从而推动社区服务优化升级与基层社会治理稳步发展。
后期,莲花社区将持续践行居民自治体系,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动力,致力于让居民高频次、多角度、多层次参与社区共治,充分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资源、社会组织、社区居民骨干等社会力量社区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个“连心共治 美好莲花”的“共建 共治 共享”社区治理的服务模式。
(卫欣 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