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正文

社工宣传周 ——“1+4+X”社会治理路径,合肥高刘街道社工站运营模式新探索

为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回应群众需求,高刘街道积极推进社工站建设,创建了“1+4+X”的特色服务模式:“1”即1个社工站服务站,“4”即4个专项服务项目,即社会救助服务、关爱儿童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专项能力提升服务。“X”即形成多个品牌志愿服务队伍,重点围绕纾困解难、儿童保护、组织培育等内容落实居民服务,推动高刘街道基层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发展,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1”个阵地            

夯实社工站基础建设 打造社会服务阵地            

高刘街道社工站位于高刘街道新桥工作站一楼,设有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社工办公室、会议室等功能室,同时实现了社工站、社会救助服务站、护苗站三站合一。站点建设始终坚持“组织培育、人才培养、专业服务、资源整合”四大服务目标,为辖区社会组织、社区治理人才、“一老一小”群体提供集咨询、指导、赋能、帮扶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通过购买社会组织进驻社工站的方式,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指导街道社工站开展工作,加强对社工站购买服务项目的督导,并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定期开展绩效评估、人员培训,成为社区多元力量的聚集地,也成为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孵化地”。


聚焦“4”项服务            

精准回应群众需求 搭建服务聚合平台            

高刘街道社工站结合辖区实际,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区域、服务指标以及服务要求,形成了街道级为民服务“集成阵地”。一是针对困境及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服务。依托经开区护苗站的阵地资源及“聚爱高刘 暖心‘童’行”关爱儿童项目,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开展了学业帮扶、暖心慰问、手工制作、课业帮扶等服务共计38场,服务了近350人次,撬动社会爱心物资价值近7万元;二是针对救助对象开展帮扶服务。依托“助爱公益 善行高刘”社会救助项目,针对特困供养、孤寡三无、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开展不同类别的多样化救助,开展了爱心义剪、入户探视、爱心捐赠、暖心慰问、微心愿、特殊节点手工活动、助业等服务,共计36场,服务了约360人次,爱心物资价值约5万元;三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依托高刘街道五社联动微创投项目,以6个回迁小区为试点单元,通过需求摸排、调研走访、项目申报推进、项目签约、项目管理培训等多个环节,立项8个项目,项目类别涵盖公共服务类、人文传承类、关爱健康类、志愿服务类、安全成长类等五个类别,服务达3000人次,培育出了高刘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志愿100公益车队、宝教寺居委会启航爱心服务队、新桥青年文化队、彩虹志愿服务队、高刘街道沈塘村1+1义工社 、美丽乡村志愿服队 、长岗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公益项目,其中公益100爱心车队项目荣获了“微光成炬 善治庐州 合肥市首届微公益微创投项目大赛”三等奖;四是开展社区治理人才培训。开展了以“儿童工作实务”、“未成年人保护法普及”、“村居两委专业能力提升”、“社会救助业务提升”等多个主题培训,服务近150人次,全面加强了村居两委、社区社会组织的业务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培育“X”支队伍            

培育社会服务人才 建强基层治理队伍            

依托微创投项目,孵化了高刘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志愿100公益车队、宝教寺居委会启航爱心服务队、新桥青年文化队、彩虹志愿服务队、高刘街道沈塘村1+1义工社、美丽乡村志愿服务队、长岗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1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在辖区开展消防安全、文明宣传、文化传承等主题活动。截至2023年3月底,共计开展了52场活动,服务近3000人次,吸纳志愿组织牵头骨干20余人,招募了100余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同时依托社工站专业社工开展陪伴式督导以及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系列培训活动,促进项目规范运营的同时队伍专业发展。

下一步,高刘街道社工站将继续推进“五社联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发挥社工站平台作用,集政社联动、专业服务、资源整合为一体,聚焦于群众需求,实现居民服务提质增效。            

(刘安武 汤玲)

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2639900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