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孩子们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我们在承载这份信任的同时,
也时刻把幼儿安全放在保教工作的首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安全大于一切!为了普及全体教职工的急救知识,切实提高教职工应对幼儿突发状况处理能力和现场急救能力,保障幼儿及自身的生命健康与安全。2021年10月21日,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湖畔分园邀请到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杨静、精神科护士长唐志红以及大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长张亚东对宿幼湖畔的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急救常识专题培训。
心肺复苏是在急救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为了让老师们更加清楚快速的掌握,张科长对心肺复苏术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领都进行了分步讲解。他结合了人体模型示范心肺复苏术,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老师们展示了评估现场、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老师们边听边模仿动作进行学习。
随后,张科长邀请老师们上台进行实际操作,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进行尝试。老师们反复练习心脏按压、开放气道等每个急救动作,并都能准确完成所有救护要领,较为深入地掌握了心肺复苏法。这是一次自我知识的检验,也是一次能力水平的提升。
急诊科杨主任也关注到了幼儿教师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详细讲解了幼儿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的不同之处和应重点注意的方面。只要进行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置,其救助效果立竿见影。杨主任还结合一个个具体案例,重点讲解了心脏骤停的危害性以及救治的急迫性,特别强调了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让老师们都认识到意外伤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防可控的,提升了教师的急救安全意识。
最后,张亚东科长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概括为“石头、剪刀、布”三个步骤,并进行了专业的动作示范。老师们也纷纷结对练习,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领会了动作要领。
此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结束后,教师们纷纷感慨受益匪浅。本次培训为教职工普及了自救互救技能知识,掌握了科学、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提高了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加强了安全意识,为建设平安校园、幸福家庭提供保障。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更好的将这些急救知识转化为力量,为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撰稿:刘静茹
摄影:张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