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季 > 正文

追逐你的星星 —— 读《小王子》有感

你可能想象,曾经有个孩子,静静地看过四十三回日落?

你可能想象,曾经有个孩子,深深地爱过一朵玫瑰?

你可能想象,曾经有个孩子,为了自己的责任和愧疚而不顾一切?

《小王子》,永恒的经典。它是圣埃克苏佩里所作,不仅送给孩子,也送给大人。

驯养,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责任。

小王子,爱过一朵花。他为玫瑰遮风挡雨,但因受不了玫瑰的自负便跑了出来。但他后来才懂得在花儿令人爱怜的花招后面所隐藏的温情,为丢下她而后悔。是啊,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的东西,不要等失去才懂得珍贵,并因此感到内疚和自责。

小王子,在地球上时,发现了一个玫瑰园。他为此而哭泣,因为他的那朵花曾告诉他,她是一朵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花,但这里却有五千朵一模一样的花!但不同的是,这些玫瑰是普通的。它们只是五千朵普普通通的玫瑰,但他的那朵花儿却是千千万万朵中的一个!因为小王子“驯养”了玫瑰,玫瑰也”驯养”了小王子。正是因为小王子为了自己的玫瑰而付出了精力,付出了时间,才让玫瑰变得如此重要。只有驯养才能建立联系,只有驯养才能让事情变得有意义。

在生活中,你驯养了什么,又被什么所驯养?

当你把学习驯养,或是学习把你驯养,学习才有意义。学习,不是为他人而学,是为自己而学,为自己所驯养的学习而学。与其不情愿地学习,倒不如与学习建立关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当你把学习作为自己驯养的东西,明白自己必须为驯养的东西付出责任时,学习才能充满动力,才能够自主学习。

小王子,在地球上,遇见了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他曾看到一支骆驼商队从这儿走过。“他们没有根,活得很不容易。”回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是不是也丢失了自己的根呢?不,我没有,我还有自己的目标,我还有自己的梦想。只有有这些把我们驯养了的“根”,我们才不会“很不容易”,才能追逐自己的那颗星星,那颗因为有了我的梦想而变得独一无二的星星。

人生,不是得过且过,而是要不迷失方向。

小王子,见过许多大人。他们滑稽可笑,有发号施令的国王,但只徒有虚名;有爱慕虚荣的人,但只听赞美;有郁闷不乐的酒鬼,但因惭愧而惭愧;有非常正经的实业家,但只为了买星星而数星星,也是小王子唯一批评过的大人;有无私奉献的点灯人,虽然荒诞但是小王子唯一认为可以做朋友的大人;有看上去很有学问的地理学家,但拒绝自己去勘探地形。这些大人真是奇怪极了,他们失去了童心,失去了内心的那一份纯真,失去了内心的那颗星星。他们是碌碌无为的,是迷失了方向的。

小王子,为了自己“驯养”的花,在让蛇咬过之后,轻轻地像一棵树一样倒在地上,连一点响声都没有。小王子为了自己犯下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临死时,他没有一点害怕,也没有一丝不安。这便是向死而生。

从那些无聊的大人和小王子的行为里,可以看出向死而生和碌碌而为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向死而生,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积极地面对挫折,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那些大人的一生,都在无意义的事情里浑浑噩噩地度过,碌碌而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他们遇到了人生中的挫折或不如意,尽管自己非常不适,但还是做着和往常一样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世界是无光的,但小王子的世界是彩色的。小王子的倒地,并不是死去,或许只是皮囊的逝去,但灵魂却是一种回归,回归自己的生命,回归自己的欢乐,回归自己的过往。他是笑着面对着离去的,他是乐观地面对离去的。我不认为小王子死去了,他一定回到了玫瑰的身边。面对不如意,小王子没有埋怨,也没有烦闷,而是以新的态度不断提醒自己要做的事、该做的事,以及无处不在的美好事物。他超脱了自己的灵魂,升华了自己的思想。活着,并不是因为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向生而死,向死而生,向着自己的肉体而死,向着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向着自己的希望而生。

读着读着,小王子和所谓正经的大人之间的对比又让我想到了《岳阳楼记》。在逆境中仍然不改初心的,还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古仁人与迁客骚人作对比,突出了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又将古仁人和自己作对比,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志向情怀。迁客骚人被贬之时,大部分都只是自怨自艾,碌碌无为;但范仲淹一改常态,积极乐观面对仕途中的种种不容易,并劝勉友人,也做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向死而生,就如向艰而坚,是一种乐观豁达,是一种勇于面对,更是一种淡然处之。

小王子,永远追逐着他的那颗B612小行星和一朵意义非凡的玫瑰。而我,也在追逐着我自己的那颗星星。至于我何时才能追逐到它,管它呢,只有大人才会用数据说明问题,我只需要重在过程,重在成长,努力就行。

(点评:这是一篇读后感,小作者并没有按照常规的“读—引—感—联”的套路写作,而是紧紧扣住《小王子》一书中“驯养”和“向死而生”这两个核心,读出自己的思考,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体悟到书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可见其读书用心之专、之深。这是一本写给孩子和成人看的书,只是需要具备“孩子的心灵”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奥秘,你看到了吗?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东校区 九(1)班   郭信   (指导教师:骆斌)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