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11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在肥西县桃花镇中心学校拉开帷幕。庐阳区李瑶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通过网络直播和回看的方式全程参与学习。学员们用心学习,专心听讲,受益匪浅。在工作室李瑶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纷纷写下了听课感言。
六小中铁 李瑶老师:此次讲座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理论融于案例中,浅显易懂,使人受益匪浅。作为当代班主任,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做到走心的教育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班主任要用很长时间,用心灵来认识学生,支持和赏识学生,努力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用理解打开学生的心灵。众所周知,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育人,班主任要特别关注自我及学生的心理动向,正视内心冲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处理好自身与他人关系的人际,主动帮助他人,用健康的身心去影响别人,协调好来自各方面的关系,尽量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创造一个合适的空间。
六小中铁 喻昌芳老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研究学生作为自己的专业,与学生一起成长。”听了齐老师的讲座很有感触,我们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学生六年的成长很快,我校的教育理念是:六年奠基一生,习惯成就未来。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过中的任务不仅是教学,更是育人。
所以我们要与学生一起成长,要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培养学生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更多地是促进孩子的内驱力,使其保持长久向上的动力。重要的是通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让学生在长期目标中成就在小目标,在小成就中促成大目标实现。
六小中铁 刘璐老师:齐教授说:“后疫情时代班主任要具有家校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习惯养成能力,和学生沟通的能力,还要敬畏生命……”后疫情时代工作任务要有所转变。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学习能力,还要有研究能力。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精心设计课内活动,使活动有层次有坡度,达到大纲要求的质和量。
大杨中心校 许东艳老师:听了齐老师的讲座,感触特别深,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一位小学班主任,我无数次在反思,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班主任。一个好的班主任要能唤醒孩子们沉睡的良知和潜在的能力。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待他们,宽容是本,幽默是金,理解信任是桥。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会带给班主任不少的操心与烦恼,但过后再想想,这同时也是一种享受,让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快乐。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得到教育、启迪。这样的班主任是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要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使学生从情感_上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亲可敬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慈父慈母……学无止境,学习是一场修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把学到的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
古城小学 李艳云老师:听了齐教授的讲座,让我知道作为教师就要潜心研究学生成长,专心为教育事业贡献,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高贵在灵魂,教育生命的高贵在心灵。做心灵高贵的人,应该成为班主任矢志不渝的追求,应该是悬挂在班主任心中的太阳,应该是班主任教育生命的精神动力。
古城小学 陈忠梁老师:听了齐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引领,更有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针对性强,旨在通过转变班主任的思路,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困局要破,难题要解,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班主任要有自我改变的主动性,要努力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接纳现实,拥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积极而专业的态度,真诚对待学生和家长,同时也悦纳自己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唯有如此,整合力量的“力量”才更大。
六小荣城 周培东老师:此次讲座使人受益匪浅。实践变革型成长,是通过先行者的引领和帮助,以持续不断的现场介入、互动推进等方式,促使班主任变革班级工作,从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丰富和优化班级生活,促进班级与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班主任自觉主动成长。班级变革,就是要秉承“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理念,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变革”,把班级建设成为师生的生命场,通过变革来引领班级发展、师生发展。在这里,变革是灵魂,没有变革就没有生命力。班主任要从原有的“班级行政管控”走向“班级活动创新”,更要从“班级活动创新”走向“班级生活变革”。我们用班会活动这个节点,串起了师生的新的生活状态,逐渐与传统的班级日常生活呈现出不同,在这不同的生活浸润中实现班级师生的真实成长。
六小荣城 刘晓雪老师:听了齐教授讲座,让我收获颇丰。齐教授提到,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导,而班主任则应把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孩子品质的形成是耳濡目染的结果。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三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有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回到人成长的本质进行教育。学科老师要真正地去抓学科德育因子,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与培养核心素养结合,主动开发设计拓展与生命、生活、生存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兼顾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倡导“五育并举”的发展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要多元评价一个孩子,努力发现孩子的唯一,为他的唯一添柴加油;教育,要静待花开,不要太急功近利,匆忙盲目追赶将疏忽了孩子在关键时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研究学生作为自己的专业,与学生一起成长。
此次学习为我们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两天的学习有收获,有思考,有疑问,更多的是在专家老师的引领下积蓄能量、茁壮成长。
撰稿: 喻昌芳 李瑶
摄影: 各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