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一次美丽的邂逅 —— 望江县实验学校校本教研暨信息技术应用展示课活动总结

为全面落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得以应用;全面了解新进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促使新进教师迅速适应实验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同时,为把握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实际,掌握九年级各学科的整体水平,发现亮点,找寻不足,凝聚各学科组及年级组的群体智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望江县实验学校由学校统一部署,以“信息化设计、分组活动”的形式,于2021年10月13日至10月29日开展了“望江县实验学校校本教研暨信息技术应用展示课活动”。

驻组行政人员及教研组长精心组织,学科全体教师、所涉及班级班主任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初中部10个学科教研组全部参与,涉及3个年级,12个班级,13节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2节,其它学科各1节)。整个活动分两个阶段,10月13日至15日为新进教师亮相课暨信息技术应用展示课活动,10月18日至10月29日为九年级视导课暨信息技术应用展示课活动阶段。            

一、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展示篇            

活动前,望江县实验学校教科室作出说明,本次活动需要做到两个深度融合,一是将常规校本教研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深度融合,二是需要做到常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各上课教师在备课前认真研究学生,精准把握学生实际,进一步熟悉班级信息化教学设备,积极学习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研究教材,制作个性化的教学课件,争取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有机统一,展现了本年度新进教师及毕业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个人风采,整体魅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应用。            

新进英语学科王文军老师纯正的英语口语,沉稳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处理;语文学科孙志远老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学起来容易枯燥的说明文生动化,化抽象的文字为直观的图片,化复杂为简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热情;数学学科檀运才老师七年级“代数式”的教学,条理清晰,讲练结合。体育学科方小金老师的“蹲踞式跳远”教学中,教师标准的示范引领,学生腾空奋力一跃,都给观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英语学科周娟娟老师、化学学科周明生老师的公开课,既是新进教师亮相课,又是九年级毕业班视导课,周娟娟老师精美大气的课件设计,由易到难的课堂活动设计,切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思想提升;周明生老师将化学实验的可视化处理,体现了两位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有机处理教材的能力。            

九年级毕业班视导课活动中的语文学科方丽丽老师在教学《精神的小屋》时清晰的思路,自然的衔接,新颖的拓展;数学学科丁俊丽老师以自身的激情带动学生的热情,和谐的师生互动;道德法治学科黄明老师注重教材知识点的总结;地理学科汪东来老师《自然灾害》的教学,联系现实灾害事件,运用视频的冲击力,提高了学生防灾救灾意识。历史学科杨寿海老师启发式的提问,足够的思维留白,清晰的课件设计;生物学科刘中旺老师《动物的运动》教学,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自身身体运动为范例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了动物运动的机理,及对运动受伤的处理。让学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学科张福海老师,有机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手段,使用投屏、屏幕推送、现场检测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使理性的学科教学更加直观有效。            

各授课教师结合教室信息技术设备,不同的技术软件,将信息技术有机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既展示了教师个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充分表明了实验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一次美丽的邂逅。            

二、热烈和谐的互动交流篇            

观课结束后,各观课教师在不同场合相互交流,吸经验,谈感受,指不足,相互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技巧,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学科组集中评议中,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着眼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分析教材,研讨教法,核心素养目标的设定,各教师真诚相待,相互促进,有理论上的剖析,方向上的交流,更有技术上的互动,思想上的碰撞,语言尖锐而饱含真诚,气氛热烈和谐。            

各学科组在议课的过程中,还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后期工作进行培训,重点在于微能力点认证材料的制作、《实践应用研修手册》的填写、以及2.0工程项目中对教师的考核进行解读说明。            

三、促进共同发展的提示篇            

1、多维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体现在学情分析、课前预习、课后反馈及巩固练习环节。而从此次活动中,各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焦点关注在课堂教学之中,很少延伸到课堂之外,因此,从整体而言,教师对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利用还显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对课件的应用认识度还不明确,存在过于依赖课件的现象,教学知识点在课件中的呈现过于细化,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2、多角度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做到“减负”不“减质”的教学需求,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现实课题。为了促进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需要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多层次的设疑,有效分层、可供选择的作业设计,但在本次活动中均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擅于运用“浸入式”教学模式,走进学生之中,主动与学生进行语言、眼神、面部表情,甚至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判断分析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要善于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从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发展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要阐明清楚,在教学环节中要有充分体现,要从关注如何“教”到重视学生如何“学”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型。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及信息技术,才能使课堂教学不断完善,适应社会的发展。(何升  钱文虎  曹昱炜)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