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初开始,合肥育新小学数学教研组以“计算”为专题开展“人人一节课”教研活动。共有11位校级骨干教师率先呈现了各具特色的精彩课例,活动持续了三周,受到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组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陆莹老师以《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为本次活动作开篇,这节课也是学生正式学习加法运算的开端。陆老师以有趣的情境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读、写、说多种方法帮助孩子们加强理解加法的意义。
王森老师紧随其后,执教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己探索7的乘法口诀,找错易错点,寻找加强记忆的方法。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总结口诀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在自信满满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知识。
郭凤老师为大家呈现了《认识线段》,从生活中的毛线展开,深入研究线段的特点。孩子们充分意识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起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的同时,郭老师也注意到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不足的问题,加入了拼音标注板书,充分考虑了学情。
乔志广老师选择了《认识厘米》进行教学,从每个人不同的一拃入手,使学生意识到需要统一长度标准,引入厘米的认识。课堂中充满有趣的小活动,量课桌边、猜物体长度。乔老师准备的有趣的小礼物也激发起孩子们更高昂的探究兴趣,大家在欢快的气氛里学习到了新知识。
四年级的李晓东老师、贺姝老师、吴雅雯老师都选择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一课例展开同课异构教学。
李晓东老师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从解决问题出发,根据孩子们课堂上的反馈逐步呈现知识点,逻辑清晰,充分体现教育机智,并以简洁的词总结计算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贺姝老师以温柔的语言导入,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沉浸在学习中,首先自主尝试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再对算法进行优化,积极探索运算顺序和算理。孩子们享受课堂,同时也收获满满。
吴雅雯老师则是请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将本节课的重点与三年级学的两步运算紧密联系。老师紧紧把握住课堂节奏,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探索算法,发挥了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整节课轻松活跃,孩子们很享受课堂。
张玉莉老师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节课以商不变的规律与整数除数两课为基础。张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尝试解决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仔细对比,认真总结。
李阳老师执教的是《得数是6、7的加减法》。教学进度恰当,和一年级的孩子们温柔地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走向严谨的数学世界,逐步规范使用数学语言。
陈修全老师执教《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从学生的疑惑点“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得数都是0”出发,在学生的辩论中使得结论更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再通过竖式的简写形式,举一反三至较大的数,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简写的必要性和便利性。
郭燕老师选择执教《小数乘小数》,她做到了还课堂于学生,请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说算法、道算理、做总结,大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对课堂节奏收放有度。学生们虽然思维灵活,却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每周公开课结束后,数学组的全体同仁们都会齐聚一堂开展集中研讨。新进校的老师谈自己的收获和对课例的疑惑之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谈可改进之处,更有阮怀贤主任、陈林主任、沈健主任等资深数学骨干针对高中低三个学段的计算课进行具体精到的指导,同时还分享自己教学历程中的感悟和经验。对于计算课教学,老师到底应该教什么?学生到底应该学会什么?大家针对课例的讨论愈加深入而明确。每一次教研都是为了不断地向内提升老师的专业追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让下一次课堂更完美。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对新入校的教师们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虽然是公开课,却没有华丽、不切实际的设计,踏实朴实扎实。为新进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指引了方向。见贤思齐,不断自我磨砺,加强互学共研,相信数学组的老师们一定会为育新学子带来更加高质量的魅力数学课堂。
(撰稿:张萍 摄影:吴雅雯、郭燕 初审:邓翠银 终审: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