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长幼教育集团杏林分园:师徒结对传帮带,公开交流促成长

成长,需要平台;

勤奋,方才收获;

精彩,源于用心;

不足,进步之契机;

磨砺中成长,研讨中提升!

为了积极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2021年11月22日-11月23日,在园长蔡葵、保教主任邓亚男的带领下,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杏林分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师徒结对公开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伊始,作为“师傅”的保教主任邓亚男为老师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语言领域课程《嘘》。邓主任依托园本特色开展了小班语言活动《嘘》。活动前期,邓主任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开展过程中,邓主任借助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丰富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了解表达安静的几种方法,在语言互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在知行合一中对使用文明语言的好习惯有了更深的理解。

“师傅”朱清老师,展示的是大班数学领域《认识平行四边形》,活动要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朱老师结合自身擅长的领域,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丰富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践行了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师傅”胡雨朦老师,展示的是小班音乐活动《大猫小猫》,美妙动听的歌声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用声音的强弱、动作的幅度大小来表现歌曲的力度差异;借助对动物的形象的理解以及教师琴声强弱和自己的动作幅度的暗示,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中的美,激发起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乐意展示自己,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接着吴晓桦、刘彩霞、程丽等9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小班音乐《蚂蚁搬豆》、小班律动《找朋友》、小班音乐《小青蛙躲猫猫》、中班社会《有朋友真快乐》、中班社会《热情的小主人》、大班科学《体验一分钟》、大班数学《谁的本领大》、大班数学《棉袄围巾来排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一位教师根据主题要求及时间安排进行选材,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教具准备丰富,教学过程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并巧妙的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新颖灵活的讲述方法和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儿童化教学语言,把幼儿带入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为幼儿的主动发展创造了条件。

例如,张梦瑾老师的小班音乐《小青蛙躲猫猫》,张教师通过歌唱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搭配,绘声绘色的向幼儿展示小青蛙和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躲猫猫,以及小黄鸭、小猪、大象都有大大的嘴巴,下雨了应该躲进山洞里等生活常识。小班幼儿能初步理解他们所熟悉歌曲的歌词,多数小班年龄的孩子能听音乐动起来,喜欢听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随音乐特点做动作。

唐媛老师的中班社会《有朋友真快乐》,采用了中班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的形式及直观生动的图片等形式贯穿始终。以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中感受体验,自主建构社会经验。让幼儿在讨论中调动已有的经验,共享同伴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感受,自主建构这些经验、策略,产生情感共鸣。

韩冬玲老师的大班科学《体验一分钟》,韩老师抓住活动的关键在于体验,使用各种方法让幼儿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时间本身就是抽象的东西,应把抽象的东西物化到具体的操作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从而延伸到幼儿对时间观念的增强,学会珍惜每一分钟。

活动结束后,邓主任针对每位教师的公开课情况,带领听课教师们从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教学过程、教师教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老师们也通过自评和互评,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了教师在教学中成长,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大家总结了活动中的亮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学者有所获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授课教师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给予了建议,使每位教师在此次活动中都受益匪浅。

“百舸争流千帆尽,乘风破浪正远航”。此次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们在互听、互评、互学、互研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仅促进了师徒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入研究,更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了平台,也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与和谐互助的教师文化!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