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 12月9日下午15:40,“天宫课堂”已经敲响上课铃啦。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一(11)班的孩子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课程。
这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在太空中进行授课。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特别行动一:回顾课堂来热身
八年前,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内容包括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球等多项科学实验。班主任老师利用班队活动课,点燃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激情,
今天,老师们回忆着八年前的那份激动,将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课堂的这番话,又一次写在黑板上,在六小娃娃的心中继续种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特别行动二 科学世界我探秘
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在观摩第一期太空授课内容基础上,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一个个问题油然而生。
太空实验激起娃娃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试着从书中找答案,几位同学带着书本和同学们分享起来,开启了他们的探秘之旅。
特别行动三 科学实验我动手
此次“天宫课堂”的官方消息发布中,三名中国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意识到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习契机,太空授课表刚一公布,一(11)班就积极行动起来,分为两部分同学,一部分托管班学生在班级在班主任宛老师带领下,观看线上天宫课堂,并同步做了泡腾片实验。一部分学生在家观看,并做同步实验。
正如《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信中写道:“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
吾辈青年,身处崛起之华夏,迎面时代之大潮。愿六小中铁学子担当时代之重任,勇承复兴之使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撰稿:宛莹洁
摄影:宛莹洁 一11班家长
终审人:陈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