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望江雷池中心学校:落实“双减”,重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对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雷池中心学校面对新挑战,统筹安排,落实细则,结合学校实际,多项举措持续推进,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历次的教学改革实践已证明如果教师的观念不转变不更新,一切教育行为和改革都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不断被敷衍。为使全体教师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统一思想,学校多次召开不同层面会议解读文件精神,让“双减”的直接执行者从心里真正认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养负担是关系祖国未来的大事,也是对人成长过程的真正尊重,让教师首先从思想上打破一味追求高分的教学怪圈。继而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清晰的工作方案、构建新的教研机制、健全作业布置规定及考试评价管理制度、完善课后服务方案等,让老师们在落实“双减”措施伊始就目标明晰,并且在作业设计与课后服务等方面还能主动发挥,呈现个性化教学。

而在“双减”实施中更要改变观念的一方那就家长,为加深家长对“双减”“五项管理”“5+2”课后服务等政策的了解,学校通过家长群、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形式为家长们进行了详尽地解读,更是从家长的角度帮助家长明白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不是盲目跟风进辅导班、多做资料。

抓实管理,让学习高效发生

抓好课堂,给“减负提质”。“减负”就是要摒弃靠时间与机械训练来获得成效,学校明确提出要实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教师就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开学初由教导处牵头再次引领全体教师重温课堂教学常规,对“备好课”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由教研组组织实施年级备课,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教科室组织行政班子成员对各个层面的教师进行听课,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促使教师将“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规范作业,实现个性化发展。首先从量上予以严格规范,这是减负的直接呈现,班主任是学生作业的协调者和监督员,学校教导处随时向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了解把控作业量绝不超标;二是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每个课时的作业要有基础题和选做题;三是杜绝机械抄写作业,将“温固而知新”作为作业设计的最高标准,即作业既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以要有所拓展延伸,鼓励布置跨学科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学校将创新作业设计比赛作为今后每学期教研活动必选项目。

关注需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学业辅导能力缺失,三到六年级学生课后服务首以作业辅导为主,让孩子们尽量在校完成书写作业,回家后能有更多时间与家人交流,参加实践劳动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剩下时段开展兴趣阅读、户外运动、学唱红歌等;低年级各班以体育游戏、玩跳跳棋、做手工等让学生放松身心;每个周五课后服务实行“0作业”,全校观看红色电影,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段。

科学谋划,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双减”减的是过分追求智育的负担,而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最终目标。负担减下去后,如何提高孩子们综合素养,构建良好的校园教育生态,雷池中心学校也努力做出尝试。


首先是坚守教育常规,执行国家课程不打折;二是挖掘课程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学校重点结合《道德与法制》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在不同年级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平台。如低年级有“我爱我家”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做力所能及的事,中高年级有“做理性的消费者”实践活动,让他们懂得节约是美德,养成处处节约的习惯;三是探索生命教育课程,获得成长正能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与大自然四季更替相结合的生命教育课程。由吟诵传统文化中与四季有关的诗词歌赋,观察大自然四季之奇妙,参与有关的民俗活动等内容组成,以开拓学生视野,润泽学生心灵,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雷池中心学校 王海燕)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