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绿映红,教研意正浓。为打造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的平台,以教促教、以教助教,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3月29日上午,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海棠花园校区王云名师工作室暨3月份语文组教研活动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如期开展。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王云老师主持,全体语文老师参加听评课活动,彭发玉校长全程参与指导。
课例观摩 紧扣要素真教学
本次观摩的是海棠花园小学王云名师工作室成员精心准备的两节语文课。首先第一节课是李凯旋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李老师在课堂上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引导、重情景、重学法指导,课堂中,李老师引领孩子们识字、朗读、表演、探讨,从读正确到读语气,读熟练再到演一演,层层推进。尤其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把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有机结合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感受汉字的魅力。
第二节课是张荣老师执教的《刷子李》,课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这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张老师通过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同时引领学生结合重点句段,发挥想象,感受意境。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刷子李不一样的刷墙情境,再请学生自己做“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刷子李动作的优美。接下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研究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以学习单为抓手学习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特点。最后,学了课文正面描写、侧面 描写、细节描写方法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课中练笔,学以致用。
备课磨课 研磨锤炼促提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上课前,王云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多次的磨课。在磨课中,主备人多思考,参与者多建议,当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设计理念等呈现出来时,每一个参与磨课的老师思路都会被拓宽,集体磨课就是给大家搭建了一个共同分析、相互切磋、细心打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平台。磨课教研活动的开展,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拓展了教学思路,解决了教师的教学困惑,规避了无效环节。
评课议课 如切如磋真研讨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作室教研活动创建了教师间交流的平台,搭建了教学实践互学的桥梁,在互动中碰撞了思维,在交流中明确了方向。评课议课”环节为了让评课更有针对性,工作室在王云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课堂观察的资料,多次调整课堂观察维度和观察点,最终形成了大家都认为实操性极强的课堂观察表,结合观察表对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活动进行细致点评。同时,备课组的老师们围绕今天的课例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探索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教导处王少群主任在评课最后肯定了今天的研讨氛围浓,老师们在交流分享中,展现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何将朗读指导真正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如何平衡课文内容和补充资料的关系?小练笔的设计如何更有梯度?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简而丰?
赠书仪式 悦读悦心悦成长
书香满溢的老师,必然口吐芬芳。为此,观摩会的最后阶段彭发玉校长还为工作室成员每人颁发一套书籍,正如工作室主持人王云老师所说,希望老师们用阅读点亮课堂,用阅读点亮孩子的心灯,在教师专业成长路上,利用优质阅读,汲取书中的精、气、神,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校长寄语 殷殷期待寄厚望
彭发玉校长在听完两节课后,结合议课环节老师们的发言,对王云名师工作室首场活动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工作室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彭校长主要从教师的“培、研、检、引、赛”这五个方面进行指导讲话:教师的培训工作、扎实的教研工作、常规的教学检查、名师的示范引领、令人快速成长的教学评比,都需要教师们深耕课堂,上下求索与进取。希望老师们趁热打铁,将研讨所获整理成文字性成果。也希望全体学员们学以致用,将本次收获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有效活动 ,聚焦课堂增效提质。
“双减”之下,教研为上。此次工作室课例观摩活动也为本学期教研月活动拉开帷幕,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犹如一个磁场,将老师们聚集在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老师们坚信,王云名师工作室的教研之花将竞相开放,工作室的老师们定能拔节成长。(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