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信技提升促成长踔厉奋发做课题 ——太湖县晋熙镇灯茗小学开展“互联网+”教研专题会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时期,为积极做好线上教学准备,探讨线上教研新形式,总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研修成果,《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计划,4月2日下午,在太湖县晋熙镇灯茗小学开展了“互联网+”教研专题会。

会前,课题工作组认真部署,根据现有条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确保专题研讨会达到预期效果。            

研讨会由灯茗小学副校长、课题组组长胡琼丰主持。太湖县教育装备处副主任余洁林通过网络直播端指导工作。安徽省特级教师、省级课题已结题的负责人、中心学校副校长王佩平,晋熙镇学校信息化2.0指导团队成员贾先保、吴宋平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晋熙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余云霞、赤土小学课题组负责人殷燕琼应邀参会。为适切研讨会主题,同时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规定,非灯茗小学课题组成员全员参加网络研讨。            

会议伊始,课题组就智慧课堂应用对成员进行了网络培训。培训会结束后,灯茗小学校长余文胜向参加现场会及网络会议的领导及老师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灯茗小学教导主任、学校信息化2.0骨干教师刘燕就灯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做了总结交流发言。她分别对学校推进工作部署,工作的开展,取得的成绩和后期工作安排向参会老师进行了汇报。

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汇报结束后,晋熙镇学校信息化2.0领导团队副队长贾先保就灯茗小学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进行指导性发言。他指出:学校指导团队得力,教师实学实干,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学校信息化工作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全面提升教师及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推动学校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

晋熙镇中心学校市立项《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汪生银向大家汇报了课题研究前期工作。他简单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特别指出,在课题组前期活动开展中,得到了中心学校及学校领导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也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最后,他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对课题研究近期工作进行了部署。                 

随后,课题组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观摩活动。首先观摩了课题组成员、灯茗小学教师韩益群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无生课堂教学研讨课,然后又观摩了晋熙镇中心幼儿园青年教师、课题组成员何银红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幼儿园中班语言《狐狸和乌鸦》无生课堂的教学。              

观摩课结束后,课题组又迅速组织参会人员开展线上线下评课议课活动。大家一致认为:韩老师的课堂教学能比较熟练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思路清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何银红老师能根据幼儿认知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绘本《狐狸和乌鸦》的教学中,帮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故事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会人员向两位老师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细节和更科学更实用性的建议。            

会议最后由晋熙镇中心学校副校长王佩平做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此次“互联网+”课题研究模式,同时也肯定了课题组前期工作抓得实,做得真,并祝贺在做课题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他还特别强调:在做课题研究中要将课题立足于课堂,教师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做真课题,真做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推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这次研讨会初次尝试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题研究的模式,得到课题组成员极力支持,为后期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积累了经验。研讨会显露的许多问题,比如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简陋,网络条件限制,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更进一步整体提升等等,对后期课题研究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课题组将认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践行“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的理念,扬鞭催马,踔厉奋发,从而形成《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策略研究》的策略,更好地为现代化教育服务。(灯茗小学)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