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用爱打开封闭的世界

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校园内生长着三棵高大的枫杨树,在老一辈蚌三人(原合肥市电机厂学校)的记忆中,1972年建校之前就早已矗立在宿舍院内。风雨五十年过去了,在这三棵枫杨树下,一辈辈蚌三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稚嫩的孩童,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的少年。不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们,无一例外,记忆中总是萦绕着枫杨树的影子。因为这些枫杨树,承载着蚌三人太多美好的回忆。

一棵枫杨   一段故事

都说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所好的学校可以给人启迪,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而对于特殊群体的孩子,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更可以成为其走向光明世界的大门。

2018年,在瑶海区人武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挂牌瑶海区唯一的一所“少年军校”。学校不断完善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特色德育课程有机结合,坚持“党建红”携手“国防绿”,以少年军校为载体,以“传承红色基因”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六自”品格,将无人接管的“空窗期”变成国防教育的“黄金档”。让学生德育教育向下落地生根,向上立德树人。

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亮亮,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聪的孩子,佩戴有人工耳蜗,因为这个原因,他比较封闭,不爱说话,心理自卑脆弱,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后来经过家人的慢慢引导和细心呵护,他的开口讲话成了一家人都非常开心的事情。然而,他的上学问题依旧是全家人最担忧的事情。

而亮亮在入学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后,他的家人就完全打消了这样的顾虑,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同学们都给予了亮亮特别的关照。慢慢地,亮亮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学校也通过开展军事拓展训练,让孩子走进军营,开展军营生活,这样可以通过集体生活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其实也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都有极大的帮助。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感受到什么是自信、什么是坚毅、什么是勇敢。这种体验,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这里,他们充分的享受到作为一个生命的自尊感和价值感。

亮亮也无一例外,通过每星期三次的少年军校课程,有了锻炼的空间和机会。少年军校主要开展军事基本知识、武器装备、以及革命传统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尚武精神。通过这些锻炼,亮亮现在内心封闭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开始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主动和同学、老师们交流。开学前的军训,亮亮总是一丝不苟的完成训练任务,他标准的军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训练中亮亮磨砺了意志,学会了坚毅,这让亮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更加的坚强。多种多样的军校课程,也让亮亮大显身手。体育课上的“打靶”,美术课上的“造船”,亮亮都能交出出色的作品,这让亮亮树立了自信心。下课时,亮亮特别喜欢和老师聊天,用稚嫩的声音和老师聊着课上所学的内容,聊着自己的发现;在老师的鼓励下,亮亮还积极参加少年军校组织的其他实践活动,这都让亮亮的自立能力和集体生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亮亮的这些变化,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看在眼里,也喜在了心里。当然,最高兴的还有亮亮的家人,他们的眼里开始闪耀出一种叫做“希望”的光芒,脸上的愁容也开始慢慢减少,被灿烂的笑容所取代。

对亮亮本人来说,可以说是新生活的开启,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亮亮的未来也开始由原来的一片茫然渐渐变得清晰明亮起来。

原来,从黑暗到光明的距离并不远,远的是缺乏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原来,从封闭到阳光的距离也不远,远的是缺少一个友爱和善的环境。用爱来感化心灵,用教育来打开心扉,就是最神奇的路径。

军民一家亲,军民共筑国防墙。在瑶海区人武部的关心下,少年军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三结合”(与教学常规、与德育工作、与实践探索),建设“三种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开展学校工作“十个一”和学生工作“十个一”,通过实践,总结提炼出少年军校的“一二三四效应”:即培养一颗爱国爱民爱军人之心;锻炼了两种能力——学习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获得了三种体验——体验集体生活、体验成功喜悦、体验成长快乐;培养四种作风——遵章守纪、诚实勇敢、艰苦朴素、团结互助。

亮亮的变化只是学校所有孩子们进步的一个缩影,蚌三小人将努力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责任,让雏鹰少年翱翔于活力瑶海,擦亮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少年军校这张亮丽的名片!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