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婷”身而出“疫”无反顾——阜师大附属颍东第一小学党员教师李婷的“抗疫”记

“一座城,一条心”,为了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协助阜阳主城区一轮轮的核酸检测,她在亲历了2020年的疫情挑战和考验后,又一次“婷”身而出,“疫”无反顾,再次穿起战疫逆行的志愿“红马甲”,成了颍州区文峰办事处莲池社区疫情防控中冲锋"传播者、坚守者、逆行者、接力者”。她就是阜阳师范大学附属颍东第一小学的党员教师李婷。她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谁最苦”的艰辛,白描了“谁最累”的不易,诉说了“为了谁”的感动,字里行间平铺直叙了志愿者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普通市民抱团同心、守望相助,共守同护这座城的初心与愿景。

她是防疫知识的“传播者”

2022年4月5日,今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也是阜阳市对主城区暂时实行静态管理的第一天,更是启动阜阳市主城区进行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的日子。一大早,李婷老师就来到莲池新村广场采样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走上了“红马甲”志愿者的岗位,走进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个片区属于老城区,人口流动较大,老龄化比较严重,居民对核酸检测的安全意识和配合度不够,她主要负责居民核酸检测采集信息和宣传工作。

一排帐篷前,络绎不绝的居民前来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她一遍遍核对信息,一遍遍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离。遇到年纪大的老人主动上前搀扶,帮助完成核酸检测。由于是“封城”后的第一次集中核酸检测,遇到一些不配合的居民,她就不断沟通、协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面宣扬引导,消除恐惧心理。助力检测人心,声声细语道真情。李婷老师用自己的真心诚意换来居民的理解与认可,保障了核酸检测工作井然有序。这一天,工作量很大,她特别忙,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检测点只有两名医护人员,不停地重复做着循环往复的动作,消毒、采样、再消毒…… 虽然筋疲力尽,但大家都各司其职,却又鼓励相助,这种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定能将阴霾赶走,迎来阳光。

她是防控路上的“坚守者”

2022年4月6日,今天线上教学一结束,李婷老师就奔赴负责值守工作的两个防疫卡点。值守期间,她循环往复地奔波在两个卡点之间,哪里需要就哪里去。认真登记来往人员信息、审核居民出入证和单位工作证明,把控居民的出入次数,叮嘱进出入人员须扫安康和行程码,测量体温……对非特殊情况外出的居民给予耐心劝返,并告知他们当前疫情的严峻性;对特殊情况外出的居民做好体温丈量、信息登记;并劝阻外来人员进入。对部分防疫意识不足,有些没戴好口罩,不配合的居民,进行劝导和耐心的宣传解释等工作,她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坚守一线、挺身前沿,与社区工作者将战疫进行到底,携手筑起防疫的坚强“盾牌"。

责任在危难中体现,担当在需要时凸显。李婷老师说:我是一名党员教师,既不能忘“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初心,又要牢记“为人师表”的教师使命,在疫情防控一线亮身份、见行动、做奉献,坚决服从领导安排,红衣执甲,以行践道。期间还发生了一些暖人心的事。有爱心人士给卡点送来了一批矿泉水和方便面。还有热心业主为我们还送来了水果。战“疫”路上,身边总有一份份爱、一点点感动温暖相伴。她帮助了陌生人,同样也被来自这些陌生人的爱温暖着。

她是身处一线的“逆行者”

2022年4月10日今天是星期天,也是阜阳市主城区进行第四轮区域核酸检测的日子。整个一上午,李婷老师干脆熟练、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核对工作。下午社区领导安排她和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重点工作是“敲门行动”,就是对辖区内一些八十高龄以上,身体不便的老人,上门做核酸检测,保障患病群体的正常就医和居民正常生活。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儿女都不在身边,是孤零零的空巢老人。

这是李婷老师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戴上了面罩,成为真正的“大白”,她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下午三点左右,她们走访清河东路19号楼,发现在2单4楼有俩位老人,老人已经92岁了,她的女儿也是高龄,母女俩行动不便,很多天都不能下楼。我和医生立刻跑到楼上,耐心、亲切的为母女俩做核酸检测做完之后,耐心叮嘱,下次需要帮忙可以给她打电话,为老人服务上门做核酸检测,希望老人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下午四点她们来到一家已年过八旬的夫妻家。

刚打开门,一位花白的老人,立刻对她们说心脏不舒服,李婷和医生立刻对他进行耐心的询问,随后喂老人吃了药,喝了热水搀扶老人坐在沙发休息片刻。听社区工作人员说才知道,夫妻俩身体都不好,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因为疫情的原因暂时不能返回家中。临走时,她再一次留下自己的号码一再叮嘱老人要照顾好自己身体,有需要随时给她打电话。下午五点,她们来到永昌商城9号楼,艰难的爬到五楼,此时衣服已经湿透了,汗顺着脸颊往下流,这次打开门,是一位八十二岁的老太太,她不仅语无伦次,而且耳朵还听不清楚。小屋里的床上还躺着她八十五岁常年卧床的老伴,得知她们是上门服务做核酸检测李婷老师一边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陪他们聊天,安抚情绪,一边小心翼翼地给老人做核酸检测,确保送关怀、送温暖行动落地生花,留有余香。

其间还有一位前几天刚生产的产妇,一位前几天腿摔断的老人,还有一位残疾的年轻人……李婷老师每每接到电话,立刻马不停蹄地奔向他们的家,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地为大家创造便利,顺利完成一次次的上门核酸检测。接近尾声的时候,发现一名核酸检测黄码的人员,由于前几轮核酸检测他没有按时做,导致出现黄码。

李婷老师对他情况了解之后,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做核酸检测,这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并安排医生对他立即进行了核酸检测。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定战无不胜。这些逆行者们舍小家,顾大家,关键时“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冲在 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她是薪火相传的“接力者”

2022年4月12日,其实, 李婷老师一直在疫情防护的志愿者的路上行走着,2020年的疫情中,她和妹妹就第一时间冲在疫情的第一线。当时的阜阳新闻网还以《社区里有对抗疫姐妹花》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

今年,她一家四人也是第一时间自愿申请当志愿者,家人手牵手同行,就是想和千家万户心连心一起走。她说虽然在这条路上,遇到的有困难,有不解,也有责备,虽然身体很累,嗓子也喊沙哑了,但是当听到一声辛苦了,谢谢你,心里就会潜滋暗长一股暖流,刹那间再苦再累也烟消云散。其实这条路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奉献,一直负重前行,这才是最可爱的人。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疫情防护自愿团队中。

这次疫情,她很庆幸自己成为火线作战的守关人,和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们一道,不眠不休守护着这座城,让更多的人不再被恐惧笼罩,也感谢家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她没有“最硬的鳞甲”,更不觉得是在“逆行”,但在她眼中,家在这里,心就在这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与岗位,就在这里。铿锵玫瑰,勇者无畏。平凡的岁月,在三尺讲台,她是传播知识的园丁;危急的时刻,在抗疫一线,她变身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无论是在教学一线还是抗疫一线,李婷老师都留下了走过的足迹。

春暖花开,静待疫散。大家坚信风雨后的明天定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让我们再次吟诵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把这份爱的赞颂献给像李婷老师一样微光如炬的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编注:李婷,2018年7月毕业于皖西学院,先后任教于颍东区冉庙乡中心学校和阜阳师范大学附属颍东第一小学,曾获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区乡村信息化大赛三等奖、冉庙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