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奋起正当时。近日的一天晚上9点,“书香瑶海”读书联盟2组14位成员齐聚云端,以实际行动纪念第27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
组长王瀛老师先以人民日报社为世界读书日宣传的7张有关读书的图片,开启了今日“读书联盟2组”的线上读书分享之旅。
之后大家各抒己见,陈秀琴老师从当天上午区教体系统首届读书节专家报告会展开交流,讲述了读书带给自己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读书都是她不同时期的精神食粮。她也因此在读书的这条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董丹老师建议大家阅读一定要读一系列的书。她通过自己近期读的三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就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中提到的“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让自己惊讶的我”来形容自己阅读历程。
董慧青老师用李镇西老师《自己培养自己》一书序言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我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来引出自己目前的思想状态,她说,人是有畏难情绪的动物,阅读之前,她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但书籍给了她前行的动力。
葛慧老师从学校近期举行的活动谈起,她说,加入“读书联盟2组”之后,她更加重视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班级共同推广等形式,阅读不仅改变了她的工作生活,更让她产生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葛巍巍老师从近期读的4本书聊起,谈到自己加入“读书联盟2组”以来,用具体的数据展示了一个月的巨大变化。这一个多月她一共写了45篇文章,字数达到34,000多字,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她不仅自己读,还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发到班级群,去影响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着身边的人,她就是孩子们身边最佳的阅读推广人。
蒋丽老师则巧妙地将读书比作一个催化剂。她从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起,以前总觉得自己没时间读书,后来才发现是因为没有逼自己一把的决心,而“读书联盟2组”就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让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她认为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读书,为学生的共同幸福而读书,令人快乐。
李文静老师从最近共读的《自己培养自己》一书序言谈起,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而一个人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得不停地阅读,不能停下阅读的脚步。
史巧云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加入“读书联盟2组”以来的心路历程和感受,她说,如今读书对于她而言,已经变得像阳光、空气、水一样十分重要了,可见团队阅读对个人有着很大的帮助。
王瀛老师通过自己的育儿经验和书友们共同分享了儿童的不同阶段,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并带来了各种有趣的绘本图书,十分新奇有趣。
谢晓玲老师从近期金惟纯先生的著作《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说起,说到人生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其实应该是搞清楚人生的顺序。每个人都应该以一个学习者和体验者的姿态去过自己的一生,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可能性。
区教研室杨清宏提出读书一定要读得杂,这一点和李镇西老师在《自己培养自己》一书中提出“教师的阅读应该是全方位、多且杂,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课堂旁征博引,贯通古今中外”这个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他着重强调,这里说书读得杂,并不是说读无用书,而是有选择性地读一些优质的好书。
赵太萍老师从自身的专业方面开始谈,她对自己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自己通过阅读将知识进行内化。她感受到每读一本书就是体验一种不一样的人生,读书能让一个人哪怕身陷泥泞,也能够仰望星空。
祖小艳老师从李镇西老师《自己培养自己》一文中提到的“比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视野,而人文视野的提高就需要大量的阅读”谈起,也因此给自己定下了清晰具体的阅读目标。
区教研室赵杰就上午区教体系统首届读书节上鲍鹏山博士的专题报告“人类为什么要读书”这个话题谈起,他说,读书能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通过现象深入了解之后,便会对有些人、有些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也便有了自己的认知,从而能够进行不一样的判断,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从联盟成立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读书联盟2组”已形成256篇、超十万字的读书分享。大家普遍感受到,加入教师读书联盟后,在集体的影响下,读书、写作正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独行快,众行远,结书友,共成长”,愿所有人在书香的陪伴下,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