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支部如何体现其先进性,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落实 “一改两为”是契机,也是关键。桐城市大关教育集团校大关初中地处桐城北乡,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师资结构性缺编严重,有些课程无专业教师。“一改两为”措施的落实,学校各项工作仍扎实有序进行,因为本校不仅有一座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更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他们干事多,能担当,尽忠诚,讲奉献,身兼数职,他们是本校战斗堡垒上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党建引领,众志成城
近5年来,桐城市大关教育集团校大关初中党建考核每年都以高分顺利通过,得到上级党组织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支部坚强有力的引领。每年年初,支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积极拟定党建工作计划,完善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让党史知识和国家大政方针入脑入心。
做好“五个坚持”,落实党风廉政教育。支部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原则,坚持每月10号左右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群众能看得见党员在干些什么;坚持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让每一位党员知晓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和召开组织生活会,让每一位党员“照照镜,洗洗澡,红红脸”;坚持每月党员自学活动,定期开展党员政治生日会活动,让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畅谈理想信念;坚持每月1-2次党小组会,交流学习心得,检查并反思工作不足。支部逢会必廉,让每一位党员明职责,知敬畏,敢担当,有作为。
推行“两个强化”,规范办学从教行为。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每月开展1-2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并布置教师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笔记,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近5年来,先后有唐骙、方一新、王晓琴三位同志光荣入党。
注重党建宣传,坚守阵地大胆创新。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校坚守阵地广泛宣传,积极预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遵循上级文件要求,全校师生无一人被感染;近3年来,每年都有10多篇党建特色报道被推送到各级主流媒体;2022年,党支部书记倪申青同志申报的“打造课后服务特色社团,切实推进五育并举”项目如期开展并初见成效。
不忘初心,历久弥坚
王永奕同志,1985年1月入党,今年已临近退休。工作43年,他履职尽责,无怨无悔。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处处以身作则,德育为先,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关注学校每一件小事。
他所带的毕业班政治学科教学,历年中考成绩名列原大关学区前茅。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进校,巡视校园,询问检查学生作业,对学困生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解督查;对有思想情绪的同学,他春风化雨,及时消除学生心结。
2017年秋开始,桐城市教育扶贫攻坚进入新阶段。王永奕同志主动接受了上级领导交给的扶贫大走访工作,负责21户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的定期走访任务,负责五个贫困户包保任务,彰显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接上级指示,该校全体党员干部逆风而行,王永奕同志没有丝毫犹豫,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战斗中。不忘初心,历久弥坚,像这样的老党员教师,本校还有许许多多,如彭胜银、胡章树、丁贤如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代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不懈追求。
为党育人,敢挑重担
如果说老一代共产党员是开路先锋,那么,80后、90后新生代共产党员则是为党育人、担当尽责的主力军。该校青年党员唐骙,1990年2月出生,滁州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该同志入职大关初中时,学校正缺英语教师。经学校领导与之商酌,唐骙同志爽快的接受了学校安排,不仅跨年级带了两个班英语,还带了九年级两个班体育,兼任学校团支部工作。教学中,他精心备课,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现在,唐骙同志已完全胜任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显著。工作之余,他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在优质课大赛中多次获奖。像这样德才兼备的年轻党员,还有方一新、胡平、占曦、胡仁凤等人。他们都被委以重任,彰显青春风采。
为国育才,大胆创新
汪奔程,2018年桐城市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安庆市第一届“三名工程”入选者。
“双减”背景下,他作为教导主任,遵循科学创新的教育原则,开展多样化课后服务。他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极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双减”重在落实,汪奔程又利用大关教育集团校开展作业设计的契机,倡导全体教师注重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分“必做”“选做”“拓展”三层精心设计,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
“双减”更注重提质增效,教师们不断加强学习,认真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在各级各类优质课、微课、论文评选中,均有多名教师获得大奖。
“一改两为”重在基层。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逐梦前行的力量。党建引领,新的征程,让我们继续远航。(章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