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 贺烈 / 摄
早晨,X先生出门去上班。他的住房在一栋公寓的第350层楼上。他乘着电梯往下降。电梯在第300层楼处停了一下,走进来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X先生看着孩子有些面熟,于是便招呼到:“小朋友上学去吗?”
“嗯,上学去。”
“真是个好孩子,好好用功学习,长大一定是国家的栋梁!”
X先生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突然间,这个孩子热情洋溢的唱起了歌来:“请吃汉堡王,请吃汉堡王。”
汉堡王是一家食品公司的商标名称。就是说,这孩子唱的是广告歌曲。过了一会儿,这孩子像是清醒过来似的,不好意思的抬着头向X先生微微的笑了笑。
在第50层楼处,电梯里又走进来一名中年妇女。
“约豆糖果可真是美味可口,独具风味啊!”她用颇为赞赏的口吻高兴的说着,随后又像刚从梦中过来似的向X先生打着招呼:“今天天气不错呀!”
电梯下降到一层,大家都蜂拥似地走了出去。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前被认为是难以办到的那些事情,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最近,心理学和大脑生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些专家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只要利用药物并稍加训练,就能对条件反射加以控制。那么,什么是条件反射呢?例如,每缝喂小猫小狗的时候,便伴以铃声,经过长期训练,即使不给食物,仅仅是铃声,也能使小猫小狗的嘴里分泌出大量的唾液来。这种现象就称作条件反射。而最近所研发的这种新技术,就是将这种条件反射应用于人类,并使之固定化。
事情很清楚,刚才那个小男孩只要一被人抚摸头部,立刻就会不由自主的唱起商业广告歌曲来;而那位中年妇女,咋只要一感受到电梯的下降感,就会不知不觉地从嘴里发出自言自语的赞叹声来。当然,不用说,他们每个月分别可以从各家广告主,企业那得到一笔报酬。
在这个宣传的时代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条或者数条反射性神经租借给了受各家企业委托的广告公司。蕴藏在人体内部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并且,人类本身巧妙的利用自己的潜力的才能也是不可估量的。
X先生乘上了上下班专用的地铁。现在正是上班的高峰时刻,车厢里人山人海,充斥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哎哟,久违啦!”
从x先生身后传来了惊喜的喊声,他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当年学生时代的一位老朋友。于是两个人便亲切地握着手。X先生说道:“最高级的咖啡要数安西纳牌的了。你有兴趣去喝上一杯吗?”
“好哇,很久没见面啦,待会儿到附近找家茶馆喝上一杯吧,咦?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咖啡迷的呀?”
“你是说这件事情吧。是这样的,在一个星期以前,我把在握手时产生的条件反射出租给了一家咖啡公司。不过,要是说到喝茶的话,我还是更喜欢喝剩有柠檬汁的红茶。”
X先生和朋友下了地铁之后,便在一家茶馆里闲聊了一会儿。那位朋友抽完一支香烟,再随手把烟蒂才摁灭的时候,他自言自语的说道:“环可旅行社将为每一位游客安排最合适的旅游日程。”原来,他把这一动作的条件反射租给了旅行社。
这种新技术刚开发出来时,大家都感到有点异样,挺不自然的,然而,一旦普及之后,便不足为奇了。虽然x先生从早上起就听到了各种商品的名称,但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在大脑里没留下任何印象。更别说是去购买了!
——蕴藏在人体内部的接受宣传的可能性固然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蕴藏在人体内部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却似乎更为巨大。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六二班 杨悦
指导教师:罗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