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 > 正文

桐城市新渡教育集团校老梅初中:“双减”政策见实效,课后服务暖民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桐城市新渡教育集团校老梅初中以党建引领课后服务,以“减负提质、力促成长”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营造宣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细化作业管理,优化课后服务,携手家校共育,初步实现了“减负、提质、增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扎实开展多层次政策宣讲活动。学期伊始,学校分别对全体行政人员、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分层培训,进一步宣讲上级关于“双减”的政策,让老师们提前备好“减压课”,并通过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将“双减”与课后服务等政策宣传到位,着力营造良好的“双减”家校氛围。

旗帜鲜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提高教师认识,学校制定了《老梅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学、研、思、做”多种途径引领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激活智慧,锻造理性,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和监管。同时强化学科组、教研组的集体学习和研究功能,更好发挥集体备课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活动促教师成长,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活动如:青年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同年级教师研讨课、城乡和校际毕业班复习研讨课等,真正形成天天研课堂、人人话课改、课课效率高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大兴学习和研究之风。

创新打造高质量作业体系。学校坚持“打好作业革命仗”,为从根源上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实行分类控制作业总量和分层作业。各年级的平均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90分钟内,以班级为单位坚持每天对各学科作业布置情况进行监测,由学生填写《作业布置情况每日监测表》,教导处每周负责督查。

首先,列作业清单,控制作业总量。学校要求各学科作业设计力求形式多样,分层布置,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科任教师将每天的课后作业写在清单上,班主任负责协调控制各科作业总量。

其次,创特色作业,发挥育人功能。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要求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桐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家乡特产等,设置不同的实践课活动内容,每学期举办一次,收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和评价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再次,评课内外作业,渗透人文关怀。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只使用简单的对错符号,而是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增加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的评语,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汲取继续努力前行的动力。

全面实施多元化课后延时服务。实行课后服务以来,学校坚持“学生尽留尽学、服务尽职尽责”的工作原则和作风,升级课后服务管理,扎实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1+N”课后服务运行模式。“1”即:作业辅导答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帮扶指导,确保每周5个工作日开展课后服务;每天一节课内的课外作业指导或答疑解惑,保证学生作业在校高质量完成;“N”即:根据学生需求,坚持每天中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书法练习或语文老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以青少年活动站为依托坚持每周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小发明、劳动、书法、阅读、公益等特色社团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体质和自信,强化服务的“吸引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阳光,是空气,是泉水,是厚重的土壤,是唤醒一切美好蓬勃生发的力量。时代在变,但梅中人对教育的热爱、执着和坚守却未从改变。该校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正确航向,保持“双减”政策执行的战略定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最坚决的态度执行“双减”工作的各项政策,以最有力的举措落实“双减”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双减”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向当地百姓交上满意的答卷。(汪永龙  张赟)

责任编辑:李奇志校校通新闻报料:0551-65286144   校校通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5G,中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